资阳市博物馆:巴蜀文化的璀璨明珠
资阳市博物馆:巴蜀文化的璀璨明珠
在四川盆地中部,有一座被誉为“巴蜀文化瑰宝”的博物馆——资阳市博物馆。这里不仅收藏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更以其独特的数字化展示手段和丰富的教育活动,成为了解巴蜀文化的重要窗口。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被誉为“汉代第一铜车马”的镇馆之宝。
馆藏特色:数字化展示与教育活动
资阳市博物馆以“天下资阳人”为主题,打造了“寻梦原乡”“车马汉风”“风华流芳”“匠心石韵”等多个常设展。通过3D打印、全息投影以及三折幕多媒体沉浸式体验等现代化手段,数字化展示智人化石“资阳人”、旧石器时代石器、唐宋石刻、近现代红色文物等资阳文物,并推出“博物馆云游”“文物导览”等服务。
博物馆还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开展“中国人的由来—古人类化石提供的证据”“资阳濛溪河遗址重要考古与意义”“探秘甲骨文”“传承家风家训 弘扬传统美德讲座”等公益讲座。定期推出“遇见资阳人”“资博美术课”“资阳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博物馆少长同游记”“岩彩绘画课”等具有资博特色的社教课程,提高全民保护文化遗产意识。创新推出《马房奇案》剧本杀活动,游客可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资阳历史文化。
镇馆之宝:汉代第一铜车马
2005年,在资阳兰家坡(现资阳城区建南桥头附近)一工地上,一件震惊考古界的文物重见天日。这组汉代铜车马,以其保存状况最好、体量最大、结构最为复杂、制作最为精美,被誉为“中国汉代第一车”。
经测量,这辆铜车马长184厘米,重约150千克,是继贵州、甘肃之后,国内出土的第三辆汉代青铜车马,也是最大的一件。其奋蹄飞奔的姿态栩栩如生,对研究秦汉时代车舆制度及汉代西南地区交通工具使用,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组铜车马出土时并无马头。为了复原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参考绵阳市博物馆的铜马对其进行修复,匹配了马头。修复后,一只三足触地呈向前疾驰状的古代铜马呈现在世人面前。它造型优美,马颈微微向左倾斜,马头正龇牙咧嘴向左后侧望,驭马人正作勒住缰绳状,使马欲往前行。整匹马铸造得膘肥体壮,全身肌肉发达,线条优美,造型与动态极为生动活泼,是汉代出土铜马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文化传承:教育与文创并举
资阳市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物展示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基地。博物馆依托馆藏明星文物进行研发,打造了铜车马流沙杯垫、铜车马丝巾、铜车马笔筒等11种实用性和趣味性强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博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市博物馆为核心,整合市内优质文旅资源,推出“博物馆+陈毅故里景区”“博物馆+安岳石刻”等精品旅游线路,助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11月中旬,市博物馆接待观众9万人次。
荣誉与展望
资阳市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馆藏和创新的展示手段,获得了多项荣誉。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博物馆“十佳展览”;2024年,获得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荐奖。
作为成渝经济圈上的重要文化地标,资阳市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巴蜀文化的魅力。这里不仅是了解资阳历史的窗口,更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不妨亲自前来,感受这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