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学生安全指南: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寒假学生安全指南: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2025年1月3日,一名学生在过斑马线时被货车撞伤;1月12日,一名63岁的老人骑电动车载着学生闯红灯,导致两人受伤。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为我们敲响了寒假安全的警钟。
随着寒假的到来,孩子们将有更多时间外出活动,交通安全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首要问题。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2024年全国共发生涉及未成年人交通事故2.3万起,造成680人死亡、2.2万人受伤。其中,12岁以下儿童步行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45.5%,12至16岁青少年骑自行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54.5%。
交通安全:遵守规则,平安出行
步行安全: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不横穿马路或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骑车安全: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不得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行时要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
乘车安全:乘坐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将头手伸出窗外。家长要确保车辆安全,不超载、不酒驾。
居家安全:防范隐患,守护平安
防火防电:教育孩子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器和插座。家长要妥善保管易燃易爆物品,定期检查家中的电线、电器是否安全。
防冻防滑:冬季天气寒冷,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冻伤。教育孩子不在结冰的路面上玩耍,防止滑倒摔伤。
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春节期间,要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
网络安全:合理安排孩子上网时间,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孩子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培训安全:理性选择,防范风险
选择合法机构: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查看其是否具备《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避免参加以“家教辅导”、“素质拓展”等名义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规范缴费:通过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缴费,不一次性支付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索要正规票据,确保资金安全。
关注安全环境:检查培训机构的消防设施是否齐全,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确保培训场所符合安全标准。
家长问答
问:孩子在家没人看管,怎么办?
答:可以考虑送孩子去正规的托管机构,但要提前考察机构的安全和教学质量。也可以和其他家长商量,轮流照看孩子。
问: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网络?
答: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培养其健康的兴趣爱好。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网络使用公约”,明确上网的时间和内容。
问:孩子想参加校外培训,怎么选择?
答: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非学科类培训。要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查看其是否具备相关证照。要通过正规渠道缴费,不轻信机构的口头承诺。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寒假环境。祝所有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