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图片和鉴定方法(瓷板画收藏必看)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8: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图片和鉴定方法(瓷板画收藏必看)

“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一批绘瓷名家的总称,他们的艺术追求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审美特征和意识,为陶瓷美学增加了新的内涵。本文将详细介绍“珠山八友”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瓷板画的鉴定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鉴别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作品。

“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一批绘瓷名家的总称。从广义上说,有第一代的汪晓棠、潘匋宇;第二代的王琦、王大凡、徐仲南、汪野亭、田鹤仙、何许人、邓碧珊、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十人;第三代的张志汤、方云峰、汪大沧、王步、毕渊明等几十人。他们大多活跃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绘瓷各有专长,风格各有所别。他们的作品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吸取了近代画的营养,完全可比肩于画家在纸绢上的作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汪野亭丨粉彩《山水》

民国初期,瓷板画创作艺人云集江西景德镇。1928年的一天,一位客商找到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想预订一批风格迥异、质量上乘的瓷板画。于是乎,两人盛邀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以及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六人,务必请每人绘一幅瓷板画精品。画作完成,众人观后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纷纷请这八位高手继续创作。这样一来,八位干脆成立了一个研究团体性质的瓷艺社,取名“月圆会”,意思是祝愿“花好、月圆、人寿”。同时相约每月的月圆之日相聚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因历史上珠山是江西景德镇的别称与象征,故大家尊称八位为“珠山八友”。


王琦丨粉彩《人物》


刘雨岑丨粉彩《寒鹊腊梅—白头海棠》


田鹤仙丨粉彩《梅花图》

王琦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新建人,以画人物著 名。早年所画人物,其衣纹笔调,多仿钱慧安、吴道子。后别运匠心,参以黄瘿瓢之笔调,气势更为磅礴,在陶瓷彩绘上,开创新的纪录。王大凡名堃,别号希平居士,黟县人,善画人物仕女,师改七乡、沙山春、费晓楼。后集诸家之大成,有所创造,在陶瓷彩绘上,曾创“落地设色”。

汪平号野亭,别号传芳居士,乐平人,擅长山水,早年多学王石谷,后因技艺精进,落笔奔放,烟云满纸,有类泼墨。何许人,南陵人,以在陶瓷上画雪景得名,用笔工整,其生平之作,有《寒江独钓》、《梁园飞雪》。邓碧珊号辟寰,别号铁肩子。余干人,善画鱼,翻波掉尾,栩栩如生。瓷板画相,乃其发明。程意亭名甫,别号佩古斋主人,乐平人,擅长翎毛花卉,用笔着色,出入将南沙、恽南田之间。刘雨岑原名玉成,后改雨城,别号澹湖渔。太平人,善画翎毛花卉,为波阳名画家潘陶宇之弟 子,用笔纤秀,一秉师承,笔者当年,常戏之曰:“卿本佳人”。作品以雄鸡见称于世。毕伯涛名达,别号黄山樵子,歙县人,清末秀才,擅长翎毛花卉,曾师事波阳名画家张云生,后学新罗山人,生平精研金石、诗、书、画。笔者幼承庭训,徒读父书,浪掷居诸,难成衣钵,为可愧耳。徐仲南名陔,别号竹裹老人,南昌人,为当时诸友中年龄最 高者,擅长山水,得黄鹤山樵遗意,兼写松竹。山水之名,为松竹所掩,山水之作,传世甚少,善鉴骨董。田鹤仙名青,别号荒园老梅,绍兴人,初画山水,笔意在董北苑,居然之间,对画梅别有心得,后肆力专画梅,深得煮石山农胎息。张志汤婺源人,善画山水,出入宋元,后改画郎世宁之马,其运笔设色,形神颇肖。汪大沧号一粟,别号桃园老农,黟县人,为先君弟 子,专工山水,师古不泥,用笔简练,气韵浑成,意境奇奥,妙到豪巅。方云峰号佩霞,别号惜花轩主,浮梁人,专工仕女,用笔纤丽,力追王小某、费晓楼。尤喜画猫,作品有《富贵根苗》、《耄耋延年》为世所赏。


方云峰丨《共同生活》


汪大仓丨《春晴》


邓碧珊丨粉彩《鱼藻》


程意亭丨粉彩《富贵白头》


徐仲南丨粉彩《竹石》


何许人丨粉彩《雪景图》

面对鱼目混珠、真膺交杂的瓷画市场,人们期盼有“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使辩真去伪有一个依据。所以我们编撰此文,供奉读者,旨在抛砖引玉,与广大收藏爱好者一起学习研究,求实探真,共同提高!

“珠山八友”的瓷画鉴定,与古瓷的鉴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必须从瓷和画两个方面进行审定,缺一不可。

一、瓷的胎釉鉴定是区别新老瓷画的主要依据。

瓷器和瓷板都是瓷,“珠山八友”作画,大多画在瓷板上,少数画在瓷器上。“珠山八友”一般都选用上等瓷作画,鉴别可从四方面观察:

1、民国上等瓷的特征:胎质细腻、釉面光洁,胎釉结合良好,硬度较高,瓷板平整,没有翘曲,釉面无疵点。因现代瓷与民国上等瓷相比,这些特征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还要看下面三点。

2、民国瓷均为柴窑烧制,反映在釉面上白中微灰,现代瓷为气窑或电窑烧制,釉面白而光亮。

3、民国瓷以手工制作,器形不很规正,原始痕迹较强,瓷板胎面有凹凸不平,上釉烧制后,侧光看去,可见釉下凹凸反映在釉面上的波浪纹,现代瓷无此现象。

4、在放大镜下观察,民国瓷在胎釉之间有薄薄的气泡层,现代瓷在釉面有气泡。

对胎釉的鉴定,只要仔细观察,反复比较,认真发析,是可以掌握的。但要提醒一点,现在亦见有民国老瓷板的新仿作,这些瓷板是民国遗 留下来的,大多不符合上等瓷的特征,瓷的胎釉较差,比较容易识别。


王大凡丨粉彩《渊明赏菊》

徐仲南的萧疏,邓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许人的荒寒,田鹤仙的朴茂,毕伯涛的隽永,汪野亭的苍润,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绮丽,刘雨岑的韶秀,堪称是异彩纷呈,显现出“珠山八友”瓷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珠山八友的瓷画作品,反映出了那种典型的儒道结合的中国文人情结以及文人画的审美取向。与略早于“珠山八友”的程门、王少维等代表的晚清浅降彩有所不同,其创作追求,完全出于他们自己的审美爱好,不受宫廷审美意志左右,画面雅淡清新,逸笔邈远,被公认是“文人派瓷画”。而珠山八友,传承传统粉彩,画面相对出新,色彩比浅绛彩丰富华丽,并不断根据画面需要变革陶瓷材料的特性,创造出“落地粉彩”“水点桃花”等技法,丰富了陶瓷彩绘的表现方式,将文人画意与陶瓷绘画材料有机的结合促进了近代瓷画艺术的发展,为近代陶瓷艺术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景德镇瓷板画始于明清时期,发展到“珠山八友”时代,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已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珠山八友”对传统文人画与传统瓷艺,采取兼容并蓄的现实态度,将陶瓷的商品化与艺术化融为一体。他们各人的性格、阅历、修养、气质都有所不同,在选择题材、描写景物、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长期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徐仲南的萧疏,邓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许人的荒寒,田鹤仙的朴茂,毕伯涛的隽永,汪野亭的苍润,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绮丽,刘雨岑的韶秀,堪称是异彩纷呈,显现出“珠山八友”瓷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