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健康饮食指南:在外就餐也能吃得健康
春节健康饮食指南:在外就餐也能吃得健康
春节即将到来,亲朋好友聚会必不可少,然而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饮食呢?本文为你带来一份详细的春节健康饮食指南,教你如何在团圆宴上既享受美食又能保持健康。从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肉类,到控制油脂和盐分的摄入,再到适量饮酒和增加身体活动,全方位指导你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新春佳节。快来看看有哪些实用的小贴士吧!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进餐
春节期间美食丰富,但应遵循“食不过饱”原则,每餐最好七分饱。暴饮暴食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血糖、胰腺炎等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
节日期间零食较多,且卤菜、凉菜往往含盐量较高,要注意节制零食摄入,限制油盐糖过多摄取。尽量维持和日常一样的进食节律和时间,遵循每日三餐或少量多餐原则,不宜过于随性进餐。
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春节期间切忌大鱼大肉,只吃菜,不吃主食。大家每天的膳食应该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要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并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深浅搭配。
控制油盐糖摄入,培养清淡口味
外出就餐时,餐厅菜品往往油盐含量较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添加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因此,点餐时可要求少油少盐,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菜肴。此外,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选择白开水或茶水,更有利于健康。
适量饮酒,选择健康饮品
不饮酒或者少饮酒,尤其不要大量饮用高度烈性酒。如饮酒,最好选择低度果酒,每日酒精总量控制在15克以内,大约相当于4度的啤酒450毫升、12度的葡萄酒150毫升、38度白酒的50毫升、52度的高度白酒30毫升。孕妇、乳母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避免空腹饮酒,避免饮酒的同时摄入大量副食。
饮品的选择同样影响健康。外出就餐时,尽量选择白开水、茶水或无糖饮料,避免含糖饮料的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因此,适量饮酒,避免过量,有助于维护健康。
特殊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 糖尿病患者:除遵循日常糖尿病饮食基本要求外,要注意控制食物总量和进餐顺序,按照先菜后肉再主食的顺序进食,确保摄入饮食能量不超标。
- 心血管病患者:饮食要“三低”和“三多”,即低脂、低盐、低糖,多食蔬菜、大豆食品及鱼类。
- 胃肠疾病患者:选择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 痛风患者:饮食要“三忌”和“三多”,一忌饮用肉汤和白酒、啤酒,二忌吃动物内脏和海鲜,三忌吃豆类及其制品,减少高嘌呤含量食物的摄入;“三多”指多喝白开水和奶,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谷类。
外出就餐时的健康选择
了解餐厅信息:选择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可以通过查看餐厅的卫生评级、在线评价或向朋友咨询,获取相关信息。
合理搭配食物:确保每餐包含谷类、蔬菜、水果、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控制油盐糖摄入:点餐时要求少油少盐,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菜肴。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选择白开水或茶水。
注意食物安全: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优先选择炖煮、红烧、蒸菜等加热时间较长的菜肴,因为这些菜肴在烹饪过程中,能够充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寄生虫,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控制食量:餐厅提供的菜品分量通常较大,容易导致过度饮食。可以与同伴分享菜品,或在点餐时要求小份量。此外,细嚼慢咽,感受饱腹感,有助于避免进食过多。
选择健康饮品:尽量选择白开水、茶水或无糖饮料,避免含糖饮料的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
关注食物过敏:如果你对某些食物过敏,外出就餐时需特别注意。提前了解餐厅的菜单,询问菜品的成分,确保避免摄入过敏原。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外出就餐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传播。饭前洗手,使用公筷分餐,避免交叉感染。
通过以上建议,你可以在享受春节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记住,健康饮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祝你度过一个既美味又健康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