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楚雄彝族“赛装节”:毕摩文化与服饰艺术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1: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楚雄彝族“赛装节”:毕摩文化与服饰艺术的完美融合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有一个名叫“直苴”的古老村落。每年春节假期,这里都会组织盛大的“赛装节”。这场展示彝族服饰之美的时装秀,传承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月当空……”身着艳丽彝族服饰的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唱起山歌。衣裙飞舞,歌声回荡,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村民用自己的热情点亮了新春佳节。

一条直苴河从南向北缓缓流过,孕育出两岸肥沃的稻田,河两岸的半坡上坐落着村寨,而赛装场就位于村里的缓坡上。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绿树、麦田与村庄相映成趣,显得安静又祥和,而赛装活动一旦开始,这里立马就变得热闹起来。

01

毕摩:彝族文化的传承者

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毕摩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毕摩,意为“念诵经文的老年人”,是彝族社会中的祭司和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主持各种宗教仪式,还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学和艺术知识的重任。

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毕摩经籍绘画作为彝族原始宗教的典型文化遗存,是研究古代彝族社会、民族文化的第一手视觉资料。这些绘画作品生动再现了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体现了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观念。

02

赛装节与毕摩文化的交融

“赛装节”作为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毕摩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节日活动中,毕摩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祭祀、祈福等活动,为节日增添神圣的氛围。

同时,“赛装节”也为毕摩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平台。在节日活动中,毕摩会向年轻一代传授宗教知识和文化传统,使毕摩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03

彝族服饰:文化的载体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精美的服饰都凝聚着彝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在“赛装节”上,彝族人民身着华丽的服饰,展示着各自的刺绣技艺。

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精美,色彩鲜艳。服饰上的纹样取材于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如风雨雷电、花鸟走兽、山川木石等,体现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值得一提的是,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今,彝绣元素已经融入现代生活,从传统的服饰、鞋子、围腰,到笔记本、商务包、小饰品等,彝绣文创产品日益丰富,焕发出新的活力。

04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赛装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彝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2014年,彝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9月,楚雄彝绣成衣系列在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亮相,古老彝绣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像李如秀、李济雁这样的绣娘,多达5.7万名。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绣娘的努力和创新,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为了扩大“赛装节”影响力,推动彝绣的发展,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培养绣娘,提高刺绣技能;组建协会,搭建发展平台。彝绣产业逐渐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

“赛装节”不仅是展示彝族服饰之美的舞台,更是彝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