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揭秘古代更夫:夜幕下的守护者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6: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揭秘古代更夫:夜幕下的守护者

近日,央视推出了一档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专题节目,其中重点介绍了古代更夫的生活与挑战。更夫作为古代夜间治安和时间管理的关键角色,他们在没有现代技术辅助的情况下,依靠敲锣打鼓来报时和维持秩序。节目中详细展示了更夫的工作环境、职责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城市的夜晚是如何被守护的。通过这档节目,观众不仅能了解更夫的历史贡献,还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

01

更夫:夜幕下的守护者

更夫,这个古老的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鸡人”。当时,人们通过观察鸡的习性来判断时间,那些擅长通过鸡鸣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随着司时制度的完善,这种报时方式逐渐演变为更夫制度。在古代,人们缺乏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生物钟容易紊乱,因此更夫的出现解决了人们准确判断时间的需求。他们不仅报时,还肩负着防火、防盗、震慑盗贼、防止敌军混入作乱等重要职责。

02

更夫的一夜

更夫的工作是辛苦且单调的。他们通常两人一组,手持锣或梆子进行巡逻。在寒冷的冬夜或炎热的夏夜,无论风雨,他们都必须坚守岗位。更夫们将夜晚分为五更:一更(晚七时—九时)、二更(晚九时至十一时)、三更(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四更(凌晨一时至三时)、五更(三时至五时)。每到一个时辰,他们就会敲击锣或梆子,发出特定的节奏来报告时间。在大城中,通常使用漏壶来判定时辰,而在小村落里,则多以燃香作为计时方法。

除了报时,更夫还需要时刻警惕火灾隐患。在木质建筑为主的古代城市中,防火是头等大事。更夫会在巡逻时留意任何冒烟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便会立即敲响铜锣,唤醒居民进行扑救。此外,他们还要维护社会秩序,提醒百姓遵守宵禁制度,确保人们在规定时间内熄灭灯火。

03

更夫文化:不只是报时

更夫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报时。在巡夜的过程中,他们还会通过唱民谣、谚语,讲述历史故事来丰富人们的夜生活。这些口头文学不仅娱乐了大众,还传播了知识和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打更声常常作为背景出现,成为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例如,在《红楼梦》中就有“只听那更鼓敲过三更”的描写,展现了更夫工作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04

从更夫到现代职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夫这一职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民国年间,西洋钟表传入中国并逐渐普及,使得更夫的报时功能变得不再必要。然而,更夫精神并未消失,它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诠释。现代的社区安保人员、消防队员等职业,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更夫的职责。他们同样在夜间守护着城市的安宁,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央视的这档节目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更夫的历史,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更夫们不畏艰辛、恪尽职守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社会中许多无名英雄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深夜里巡逻的保安,还是随时待命的消防员,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安全。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