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老年助餐服务升级,五级养老体系护航晚年
洛阳市老年助餐服务升级,五级养老体系护航晚年
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707.9万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4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洛阳市以老年助餐服务为切入点,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养老服务体系。
老年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民以食为天”,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能够方便地吃上一顿热饭是首要的养老需求。洛阳市高度重视老年助餐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581个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实现了每个街道(乡镇)都拥有1处老年食堂的目标。
在洛龙区学府街道老年食堂,76岁的张兆凤老人每天都能享受到优惠价的营养餐。食堂不仅提供五谷米饭、窝窝头等粗粮食品,还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出特色餐品。在涧西区重庆路街道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0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7元的优惠价快餐,比普通价便宜1元。西工区团结巷社区邻里食堂则推出小碗菜模式,60岁以上老年人还能办理优惠卡享受折扣。
洛阳市通过多种途径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
- 利用现有资源:整合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餐饮企业等资源
- 创新服务模式:发展“互联网+送餐”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
- 政策支持:出台涉及养老服务工作机制、财政、规划等方面的政策
- 市场化运作: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
“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
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洛阳市创新构建“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涵盖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等多个层级,以及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类型。
目前,洛阳市已建成873个乐养居、327个养老机构和4611个农村幸福院,初步形成上下联动、功能互补的服务格局。通过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推动,洛阳市在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和政策落实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确保养老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更安全便捷
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洛阳市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重点针对空巢、孤寡、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围绕无障碍设施构建、辅助设备应用等方面开展“嵌入式”监督。同时,推动建立老年助餐集中整治事项清单,增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智慧养老: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量
为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洛阳市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西工区开发上线“智慧养老”服务版块,通过多维养老数据及服务可视化的方式,方便群众就近获取养老相关服务。同时,全市养老机构都安装了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设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大屏进行巡检,还能在手机端随时检查。
未来展望: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洛阳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持续优化服务供给结构等。未来,洛阳市将继续完善“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
洛阳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深化医养结合:加强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整合,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
- 发展智慧养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 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 鼓励社会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洛阳市通过老年助餐服务和“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养老环境。这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