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重启,房地产市场迎来新机遇
202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重启,房地产市场迎来新机遇
2025年,我国棚户区改造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根据最新消息,政府计划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更为当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背景:重启货币化安置
此次棚改新政有以下特点:
规模适度:计划改造100万套,相比2015-2017年每年600万套的规模明显减小,更加注重精准施策。
地域聚焦:主要在35个大城市实施,重点是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避免了过去一刀切的做法。
方式灵活:采用货币化安置方式,包括直接货币补偿和房票制度,给予居民更多选择权。
配套完善:与保障房建设相结合,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实现一举多得。
市场影响:释放购房需求
这一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提振销售:货币化安置将释放大量购房需求,特别是核心城市受益明显。据CRIC统计,100万套城中村改造或将带动近1亿平方米住宅销售。
优化库存: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有效化解市场库存,改善供需关系。
促进投资: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将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预计202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实现0.5%的增长。
土地市场:盘活存量土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有助于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
地方实践:因地制宜推进
各地积极响应政策,结合自身特点推进棚改工作:
盐城模式:计划春节前公布2025年棚改名单,重点区域包括亭湖区、盐都区等。通过城投加大合作范围,迅速消耗核心区域存量房源。
大连方案:提出有序推进8000户城中村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同时,盘活闲置土地,确保商品房空置率处于合理水平。
面临挑战:平衡多方利益
政策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资金压力:当前地方财政紧张,需要平衡好拆迁补偿和资金回笼的关系。
市场需求:在购房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安置资金有效转化为购房需求是关键。
房价稳定:既要避免房价过度上涨,又要防止市场低迷,需要精准调控。
未来展望:市场筑底回升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本轮棚改货币化安置与2015年不同,更注重精准施策和市场稳定。申万宏源分析师袁豪表示,经过三年调整,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未来,“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将是发展趋势,其中保障房将满足中低收入群体需求,商品房则将聚焦高品质住宅市场。
总体来看,202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重启,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精准施策和多方努力下,市场有望逐步回暖,实现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