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百年庆典:广东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山大学百年庆典:广东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年11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这所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学府,历经百年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百年校庆以“世纪中大,山高水长”为主题,通过庆祝大会、文艺晚会、校史展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了中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
中山大学:百年学府的文化传承
中山大学的百年历程,是一部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奋斗史。从1924年创立至今,中大始终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百年校庆文艺晚会上,师生校友们以“世纪中大·你我同行”为主题,通过歌舞、戏剧、朗诵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大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和精神传承。晚会分为“奋斗有我”“青春有我”“强国有我”三个篇章,充分体现了中大人“爱国、革命、服务”的精神传统。
经济学人的世纪华章
中山大学的经济学科,是学校百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自1924年建校之初就设立经济系以来,一代代中大经济学人以至诚报国的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启修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学者,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先河。何思敬先生在中山大学讲授《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为青年学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王亚南教授首倡“中国经济学”概念,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其代表作《中国经济原论》至今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广东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在广东,不仅中山大学在传承文化,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recently 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通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佛山木版年画、岭南押花、水牛奶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的做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广外党委副书记唐锐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要呈现,将其向国际传播,是广外作为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高校的使命所在。”
展望未来: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
中山大学百年庆典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在新的百年征程中,广东高校将继续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时代变革,探索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正如中大百年校庆主题“山高水长”所寓意的,广东高校的文化传承事业必将源远流长,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