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医生教你缓解肺结节复查焦虑
张锋医生教你缓解肺结节复查焦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因肺结节复查而焦虑的患者。很多人一看到体检报告上的‘肺结节’三个字,就立刻联想到肺癌,甚至有人因此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锋表示,这种过度焦虑其实没有必要。
专家简介
张锋医生是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结节的临床诊疗工作。他指出,随着胸部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有肺结节,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关键是要正确看待这一发现,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肺结节复查焦虑从何而来?
许多患者在首次发现肺结节后,都会经历一段焦虑期。这种焦虑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疾病的恐惧:人们往往将“结节”与“肿瘤”画等号,担心是恶性病变。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道结节是否会变大,是否需要手术,对手术效果和预后也充满疑虑。
信息不对称:缺乏对肺结节的专业认知,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不实信息的影响。
专业医生如何建议?
面对肺结节复查带来的焦虑,张锋医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正确认识肺结节
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据统计,通过CT筛查发现的肺结节中,90%以上都是良性病变,如炎症、结核、纤维化等。
定期复查是关键:对于5mm以下的实性结节和8mm以下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建议每年复查一次。如果结节稳定,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
2. 合理安排复查时间
遵医嘱定期复查:不要过度频繁检查,也不要拖延不查。一般来说,首次发现后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根据情况调整复查间隔。
关注高危因素:对于有吸烟史、家族肺癌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更密切的随访。
3. 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过度焦虑:过度焦虑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心态。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服用适量的抗焦虑药物。
结语
张锋医生强调,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及时发现和合理随访是关键。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多学科会诊,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