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ASPIRE研究揭示:冠心病患者Lp(a)水平存在显著国际差异
INTERASPIRE研究揭示:冠心病患者Lp(a)水平存在显著国际差异
在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4)上,一项名为INTERASPIRE的重要研究结果公布,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项由世界心脏组织(WHF)发起的国际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研究概况
INTERASPIRE研究纳入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40余家中心,共4548例冠心病患者参与。研究对象为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涵盖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这些患者在入组调查时,其二级预防管理和心脏康复治疗是否遵循了现有的指南规范。
主要发现:Lp(a)水平的全球分布
研究特别关注了脂蛋白(a) [Lp(a)] 这一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在纳入分析的3928例患者中(埃及患者无Lp(a)结果),平均年龄为60.2±10.2岁,女性占21.1%,中位Lp(a)值为32 nmol/L(IQR:11~89)。
研究发现,如果以Lp(a)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阈值(115 nmol/L)和临床研究界值【Lp(a) HORIZON研究150 nmol/L,ACCLAIM-Lp(a)研究175 nmol/L和OCCEAN(a)OUTCOMS研究200 nmol/L】为标准,分别有19.6%、13%、9.3%、6.2%的患者达到标准。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Lp(a)水平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非洲地区患者分布较为分散,而亚洲地区(尤其是菲律宾)的患者则更集中分布于低Lp(a)水平。中国患者Lp(a)水平分布处于中等状态。
ASCVD多重危险因素控制现状
研究还对Lp(a)升高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Lp(a)≥115 nmol/L的患者中,同时控制吸烟、血压、血糖、运动、体重和低密度脂蛋白等6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占比仅为1.8%。
此外,研究还发现Lp(a)水平与其他血脂指标的关系并不显著。随着Lp(a)的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仅从1.84 mmol/L缓慢上升至2.22 mmol/L,VLDL-C则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0.54~0.56 mmol/L)。载脂蛋白B(ApoB)为Lp(a)的组成成分,但总的ApoB水平仅从0.70 g/L上升至0.88g/L。然而,Lp(a)中的ApoB占总ApoB的比例则从0.2%显著提升至12.6%。
研究启示
这项研究揭示了当前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治疗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Lp(a)水平的种族和地区差异:研究显示Lp(a)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在风险分层和治疗阈值设定时需要考虑不同种族和地区的特点。
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足:即使在Lp(a)水平升高的高风险人群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整体控制情况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强化。
Lp(a)检测的重要性:研究发现Lp(a)水平与传统的血脂指标关联度不高,直接检测Lp(a)对于识别高风险患者至关重要。
临床研究界值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支持了既往临床研究中设定的Lp(a)干预界值,但同时也提示这些界值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INTERASPIRE研究的发现为改进冠心病的药物管理和心脏康复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临床医生需要更加重视Lp(a)这一独立危险因素,并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差异,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