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详解:中医调理脾虚全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8: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详解:中医调理脾虚全攻略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2022年广东省中医系统综合排名第二。该科室不仅拥有多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还开展多项中医特色疗法和现代内镜技术,是中医脾胃病领域的权威机构。

01

脾虚的中医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张北平指出,现代人脾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 饮食不节:长期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或饮食不规律
  2. 情志失调:过度思虑、焦虑等情绪问题
  3. 生活习惯: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4. 环境因素:湿气重的环境影响
02

中医调理方法

饮食调养

  1. 温补为主:秋季饮食应以温补为主,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秋天素来干燥,像银耳、莲藕、百合、梨、鸭肉等滋润身心的食材都是不错的选择。

  2. 少食多餐:秋季气温下降,人体代谢相对减缓,因此应适当减少每餐的进食量,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减轻脾胃负担。

  3. 合理搭配:以五谷杂粮为基础,搭配适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不要素食或吃太多肉类,合理搭配荤素食物,有助于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运动调养

  1. 适度运动:秋季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建议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2. 腹部按摩:每天早晚可各进行一次腹部按摩。具体方法为: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约20圈。这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中医外治

  1. 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秋季可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可温补脾胃,有助于提升脾胃阳气,增强体质和正气。

  2. 拔罐:拔罐通过负压作用,能够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对于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可选择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拔罐,以改善脾胃功能,缓解不适症状。

中药调理

  1. 山药薏米芡实粥:取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30克,先用热水调开,然后放入白粥中加水煮,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15-20分钟左右即可。此粥有健脾益胃之效。

  2. 陈皮三仙饮:取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用沸水冲泡,浸泡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3次,每日1-2剂。适用于因过食肉类或面类而出现的腹胀不舒、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3. 白术椒姜炖猪肚:准备猪肚1个,用食盐、白酒揉洗干净;100克糯米用水泡透,10克陈皮切成细粒,12克生姜切片,适量胡椒捣碎,25克白术用纱布包好,一起放入猪肚内,加入食盐、料酒,猪肚两端用线扎紧。将猪肚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煮1小时左右,至猪肚、糯米烂熟。取出猪肚内容物,将猪肚切片,每日食用2次,可于2日内吃完。

  4. 经典方剂

  •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 枳实消痞丸: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 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03

专家建议

张北平主任医师强调,中医调理脾虚需要个体化方案,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调理脾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

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专家的指导,我们了解到中医调理脾虚不仅包括中药治疗,更注重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这种综合调理方式符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