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左传》里的“多行不义必自毙”:从春秋到现代的警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左传》里的“多行不义必自毙”:从春秋到现代的警示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4A06P4P00
2.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902927/3?showDownload=1
3.
https://m.ximalaya.com/ask/t4979700
4.
http://phi.ruc.edu.cn/xsyj/sxwk/8ea7a080bc2341eeb30d9b1e4e4ec209.htm
5.
https://www.shidianguji.com/book/SK3273/chapter/1kf4b46wlww86
6.
https://www.cssn.cn/dkzgxp/zgxp_zgwxpp/zgwxpp2024d1/202407/t20240709_5763599.shtml
7.
http://literature.cass.cn/kxyj/xscg/xddwx/202410/t20241026_5796882.shtml
8.
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304967
9.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6292.html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的权力斗争。这句话不仅是一个历史预言,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

01

郑庄公与共叔段:一个关于权力与自毙的故事

公元前722年,郑国国君武公去世,其子寤生继位,即郑庄公。庄公之弟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不断扩张势力,企图篡夺王位。面对弟弟的野心,郑庄公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冷静观察,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共叔段果然在扩张势力的过程中,因不得人心而迅速失败,最终被迫逃亡。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不义之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将导致自我毁灭。

02

哲学内涵:因果律与道德律令

“多行不义必自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从因果律的角度看,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因果关系的朴素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从道德律令的角度看,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与行为后果的深刻认识。它告诫人们,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最终会带来自我毁灭的后果。这种思想与康德的道德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当遵循普遍的道德律令,而违反道德律令的行为,最终会受到内在良知的谴责。

03

现实意义:吴柳芳事件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依然适用。近期,抖音网红吴柳芳因发布不当视频被平台处罚的事件,就是这一古训的现实写照。

吴柳芳曾是国家体操队队员,退役后在抖音平台拥有大量粉丝。然而,她却利用“前国家体操运动员”的身份进行不当引流,发布了一些尺度较大的视频。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也辜负了粉丝的信任。最终,她的账号被禁言和清粉,MCN机构也被处罚,失去了大量粉丝和商业价值。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最终都会自食恶果。正如《左传》中郑庄公所言:“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警示,更是对当代人的忠告。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但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长存于世。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毙”的命运,实现长足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