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教你疫情期间心理调适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教你疫情期间心理调适
疫情期间,残疾人朋友面临着比普通人更多的挑战。除了身体上的不便,他们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残疾人心理自助问答》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认识疫情带来的压力
疫情的不确定性、长期居家隔离、外出受限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焦虑、恐慌、抑郁等负面情绪。残疾人朋友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这些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首先要认识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不要过分自责。
掌握科学的防护知识
了解正确的防护措施,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同时,要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避免过度关注负面新闻,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和休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可以尝试制定一个简单的日常计划,包括学习、娱乐、运动等,让生活更有条理。
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如果感到情绪难以自我调节,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许多地方都开通了心理热线,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此外,社区和相关机构也会组织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
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虽然疫情期间需要减少外出,但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可以利用居家的时间,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园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转移注意力,还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对于需要康复训练的残疾人朋友,应尽量保持训练的连续性。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在家进行规律的功能改善型康复训练。这不仅能帮助身体恢复,也有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
关注政策信息
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残疾人的扶持政策,包括经济补贴、就业扶持等。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可以为自己和家庭减轻经济压力,也是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因素。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下,残疾人朋友一定能够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