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对瓜,身体才能“顶呱呱”
夏天吃对瓜,身体才能“顶呱呱”
都说夏季是“吃瓜群众”心目中的盛季,这时候吃瓜不仅可以解馋,还能消暑。但是这事也有讲究,让我们一起聊聊如何健康“吃瓜”!
西瓜作为夏季“顶流”,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它的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能够迅速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它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有助于我们保护皮肤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此外,其利尿作用还能使盐分排出体外,减轻浮肿。
但这么好的西瓜也不能久存,该扔就扔,不要吃“隔夜西瓜”。西瓜切开放上几个小时,就已经滋生了不少细菌。即便再放入冰箱冷藏,致病菌一样严重超标。而且除西瓜久放产生的致病菌外,冰箱中本就可能存在一些嗜冷菌,会进一步污染西瓜。
甜瓜水分含量高,利于消暑清热、生津解渴。甜瓜富含苹果酸、葡萄酸、氨基酸、甜菜茄等多种营养物质。中医认为经常食甜瓜,有止渴、消暑、清热、利尿、润肠、健胃的功效。
不过,有的人吃了甜瓜之后,总感觉嗓子疼,以为是甜度过高齁的。其实,这是一种过敏反应。嗓子疼痛、灼烧等症状都是它的表现。对于高敏感人群,吃甜瓜有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呕吐、皮疹、呼吸困难,需要前往医院就医。
此外,心衰等液体负荷过重的人群一次吃瓜要控制量。同时,由于甜瓜性寒,因此脾胃虚寒、腹泻下痢者也不宜食用。
发苦的葫芦科的瓜类也不错。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夏季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但!不是每一种“苦”我们都有必要吃。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瓠子、黄瓜、南瓜、丝瓜等常见瓜果都是它“麾下大将”。但这些“瓜瓜”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一类发苦的有毒物质:葫芦素。
如果这些瓜吃到嘴里,明显感觉特别苦,就千万要放下筷子,这种不正常的苦味说明其中含有大量葫芦素。葫芦素是高毒性物质,在人体内会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造成多种中毒症状,而且高温烹饪也灭不了它的“威风”。一旦摄入过多,就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由于中毒者多体温正常,所以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但它可比痢疾严重多了,千万要当心哈!
夏季气温高,身体容易出汗、失水,合理选择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炎热的天气。但食用瓜果需要根据个人体质,以适量为宜。
本文原文来自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