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三百年的美味传奇
德州扒鸡:三百年的美味传奇
在山东省德州市,有一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鸡”的传统名吃,它就是德州扒鸡。这道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不仅成为了鲁菜的经典代表,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道承载着三百年历史的美味佳肴。
一段意外的美食传奇
德州扒鸡的诞生源于一次偶然。据传,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德州城西贾健才烧鸡铺的贾掌柜因事外出,临走前嘱咐小伙计压好火。然而,小伙计却在锅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时,一锅鸡已经煮过了火。无奈之下,贾掌柜只好将这些煮过头的鸡拿到店面售卖。没想到,这些看似煮过头的鸡却香气扑鼻,引得过路行人纷纷购买。这次意外的发现,开启了德州扒鸡三百年的传奇历程。
独步天下的五香脱骨技艺
德州扒鸡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鸡”,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功不可没。一只正宗的德州扒鸡,从活禽到成品需要历经14道严苛工序,每一道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首先,选用优质肉鸡,经过宰杀、洗净、腌制等前期处理后,用蜂蜜水均匀涂抹鸡身,再放入六成热的大豆油中炸至金黄。接着,将炸好的鸡放入老汤中,加入由肉桂、白芷、八角等13种香料精心配制的香料包,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炖。整个烹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先武后文,武文有序,最后焖煮至骨肉分离,香气入骨。
这种独特的“五香脱骨”技艺,使得德州扒鸡具有酥烂离骨、肉质鲜嫩、五香味浓的特点,轻轻一抖即可脱骨,口感极佳。
从宫廷贡品到民间美食
德州扒鸡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美味上,更体现在其文化价值中。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据记载,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南巡途经德州,品尝了德州扒鸡后龙颜大悦,称赞其为“神州一奇”,并将其钦定为御膳房贡品。
随着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的全线通车,德州扒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凭借方便携带、咸鲜易保存、骨酥味美的特点,迅速成为火车旅行的标志性食品。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一位经过德州的旅客都会买上一只德州扒鸡,享受这道美味。
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进入现代社会,德州扒鸡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2010年,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品牌化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公司推出了“鲁小吉”品牌,进军休闲零食市场,以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2025年,德州扒鸡又推出了“传承1956”和“国香1692”两款新品包装,分别以复古绿和金黄色为主色调,既展现了品牌的历史底蕴,又体现了现代审美。
如今的德州扒鸡,不仅在山东地区广受欢迎,更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了一张飘香的“德州名片”。
结语
从30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到如今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扒鸡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赢得了无数食客的青睐。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德州扒鸡正以创新的姿态,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