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冲刺“国际美食之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天津冲刺“国际美食之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近日,天津举办“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理论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共商美食产业发展大计。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天津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全力冲刺“国际美食之都”这一称号。
天津美食产业的现状与优势
天津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从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传统小吃,到意式风情区、海河游船等现代消费场景,展现了这座城市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天津更是将美食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21年7月,天津获批成为率先培育建设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此后,天津相继制定《天津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6方面、18项量化指标、24项重点任务和120项创新工作举措。这些政策为天津美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驱动,打造国际消费新地标
天津在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的过程中,注重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新地标。在海河畔,百年历史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如今已成为星巴克旗舰店;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原蔡氏家祠变身年轻人休闲放松的“樘院”;在古文化街,老字号与非遗文化交相辉映,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天津累计新引进400余家国内外知名首店,首店数量较培育前翻一番。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在营大型商业载体超100家,较2021年增长约30%。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天津美食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借鉴经验,发挥特色
目前,全球共有55个“美食之都”,中国已有成都、顺德、澳门、扬州、淮安、潮州6个城市获此殊荣。这些城市在美食文化传承、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天津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
天津的美食文化兼具北方的粗犷与南方的细腻,既有地道的天津味道,又融合了京、冀等地的饮食特色。同时,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自开埠以来就吸纳了大量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津味”美食体系。这种包容性和创新性,正是天津冲刺“国际美食之都”的独特优势。
未来展望
天津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美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未来,天津将继续优化消费环境,集聚全球人气和资源,推出更多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同时,天津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津味”美食走向世界。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天津必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美食之都”,为全球美食爱好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美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