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头村和临夏市瓦窑村:乡村旅游的新宠儿
瓦窑头村和临夏市瓦窑村:乡村旅游的新宠儿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各地纷纷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众多实践中,瓦窑头村和临夏市瓦窑村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宠儿。
瓦窑头村:咖啡香里的乡村新生活
瓦窑头村位于江苏扬州,是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村庄。近年来,该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2024年1月,瓦窑村重磅打造的窑心湖时光驿站正式开门纳客,这处古色古香的建筑坐落在窑心湖畔,与湖光水色相依,面积200多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经营咖啡、下午茶、夜酒以及提供游客咨询服务,二层则用于举办沙龙、读书会等活动。
“我们采用‘政府支持+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支持,花园国际运营,聘请本地年轻人,创新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子’,带动乡村旅游新发展。”瓦窑村党委书记庄新星坦言,自村里启动和美乡村建设后,露营地、民宿、骑行漫道等项目接二连三登场,此次咖啡馆开进村里来,将通过“咖啡+露营”“咖啡+民宿”等元素的多元融合,不断丰富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让游客来到这里既可以品尝咖啡的滋味,更能感受扬州乡村的独特风貌,追忆浓浓乡愁。
走进这处“村咖”,映入眼帘的是红色喜庆的新年氛围装置,环顾四周,装潢精致,色调清新,木质的桌椅、柔软的沙发、精心搭配的绿植,恍惚像是来到了城市里的精致咖啡馆。但是透过窗户望向屋外,一边是悠悠碧水,一边是草地农家,如此混搭,让这处乡村里的咖啡馆变得与众不同。开业首日,已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打卡。
“和城市里的咖啡馆不同,这里有水有田,坐在湖畔吹吹风,喝喝咖啡,十分惬意。”从扬州西区专门前来的周女士说。
“我们结合‘落日咖啡’的概念,对咖啡馆的位置经过多次考察,最终选择在窑心湖畔,这里可以将落日美景尽收眼底,是喝咖啡、赏落日的绝佳地点。”庄新星说,村里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引入更多业态,激发乡村活力,推动产村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临夏市瓦窑村:迪乐园里的欢乐世界
临夏市瓦窑村则选择了另一条发展路径。作为甘肃省临夏市的重要乡村旅游节点,瓦窑村依托迪乐园等特色项目,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在临夏市推出的冬春季旅游线路中,瓦窑村迪乐园被列为重要景点之一,显示出其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临夏市推出的冬春季旅游线路涵盖滑雪、赏冰、红色文化体验等多种主题。其中,滑雪赏冰健体游线路包括永靖县抱龙山国际滑雪场、积石山县大墩峡景区、康乐县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景点,游客可以在冰雪世界中尽情嬉戏。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研学科普游线路则以和政县桦林万兽谷景区、永靖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为主,适合亲子科普游。红色文化体验游线路串联起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和政县肋巴佛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景点,让游客在旅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尝养生游线路则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临夏的饮食文化。
乡村旅游的未来展望
瓦窑头村和临夏市瓦窑村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瓦窑头村通过创新业态,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乡村,打造了独特的“村咖”模式;临夏市瓦窑村则依托特色项目,与周边景点联动,形成旅游集群效应。这两个案例表明,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资源优势,同时不断创新,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瓦窑头村和临夏市瓦窑村这样的成功案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