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折麦布:降脂界的“二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依折麦布:降脂界的“二哥”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等
9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2d65815e61a2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D50HFS05538CEF.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MLSOEI0514VRGS.html
4.
https://m.fillseo.com/drug/1378.html
5.
https://www.chictr.org.cn/showproj.html?proj=236359
6.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xtpharma/drug/detail/bede78c3ccf5d0ef90107a382379312d
7.
https://www.yzgmall.com/article-449219.html
8.
https://www.vbdata.cn/intelDetail/137275
9.
https://www.hastenpharma.com/news/100.html
在降脂药物界,如果说他汀类药物是当之无愧的“大哥”,那么依折麦布无疑就是那个实力派“二哥”。作为全球第二大降脂药物,依折麦布以其独特的降脂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性,成为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要选择。
01
作用机制:从源头阻断胆固醇吸收
与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发挥作用不同,依折麦布另辟蹊径,选择了从源头上阻断胆固醇的吸收。具体来说,它通过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表面的NPC1L1蛋白,减少胆固醇从小肠向肝脏的转运,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02
降脂效果:单打独斗还是团队合作?
单独使用时,依折麦布可以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约20%。虽然这个数字不如他汀类药物那样亮眼(他汀可降低30%-50%),但依折麦布真正的价值在于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当两者联手时,可以实现1+1>2的效果,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同时还能减少大剂量他汀带来的副作用风险。
03
使用方法:谁可以使用依折麦布?
适应症
-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可单独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
-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作为其他降脂治疗的辅助疗法
- 纯合子谷甾醇血症:用于降低谷甾醇和植物甾醇水平
禁忌症
-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推荐使用
- 活动性肝病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
- 成人:10mg/次,1次/天,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 儿童:10岁以上按成人剂量,10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04
安全性: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依折麦布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此外,与胆酸螯合剂合用时,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05
结语
作为降脂界的“二哥”,依折麦布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性,成为了降脂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依折麦布都能为患者带来显著的降脂效果。但请记住,任何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热门推荐
电饭煲使用全攻略:蒸米饭、煮粥、煲汤一文掌握
杜拉斯的影像诗学:《迷途》中的艺术与生活
德国大选提前7个月举行,能否破局经济与政治困境?
中国,哪里的“鹅”最好吃?经过评选,这10种上榜,有你家乡吗?
脖子脉搏跳动很明显是怎么回事
《2024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报告正式发布,涵盖众多热门行业
如何深入理解复利计算?复利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要点?
旗袍的四季搭配指南:从大衣到披肩的时尚选择
2024年三季度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空头与多头分析:股市空头与多头的深入分析
自助机办理港澳通行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年高考地理备考的方法和技巧
小股东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申请指南
干货汇总 |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指标的梳理与解读
100g鸡胸肉热量是多少?吃鸡胸肉为什么掉秤很快
播音主持每天必练基本功有哪些?
中国古代玻璃工艺与域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电热毯怎么清洗 | 电热毯怎么保养
偷窃毒品犯什么罪行判刑:盗窃毒品行为的定性与量刑标准解析
千古奇文《知命赋》揭示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
专题聚焦 | 老年旅游与健康研究进展与方向
清末新政:一场未竟的改革
日本签证面试常见问题详解
揭秘:如何轻松计算液体的“重量级”指标?
上海市2024高考分数线出炉!普遍下降1-2分,排名下降
春天的户外活动有哪些 最适合春天的十大户外运动盘点
油烟机滤网的清洁与处理方法(如何正确清洁和保养油烟机滤网)
什么是充电接口
王充:东汉时期的杰出思想家与文学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