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统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统一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DE29LG055629IE.html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为基础,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其中,“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的核心概念,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生克是五行学说的一种观点。木、火、土、金、水是指五行的五种物质。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而五行生克乘侮,是指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研究它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行”。《易经》,乾卦的“天行健”这句话,这个“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能”。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个“动能”。这个“动能”有五种,以木、火、土、金、水作代表。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五行之间的生克是以能量场扩张的形式来实现的。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生和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类经图翼》中曰:“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中国文化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就是现代的人文文化和人伦文化以及组成地球的实质因素。地球外面的五行生克关系,对我们的关系也很大。

在以上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关系中,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五行相生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发展的过程。

五行生克只昭示着万物生克的大道理和大规律,但并不能完全表示万物所有的姿态。在此过程中,五行一定会出现太过和不及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这样,五行又复出再一次的协调平衡。这种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代替的循环运动,就不断地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胜至则复,复己则胜,不复则害。如果有胜而无复,也就是说,当五行中的某一行出现有余(或太过)的时候,没有另一行去相应的克制,那么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万物姿态凸显它状,出现紊乱不正常的相克现象。这种反常现象,称之为“相乘”、“相侮”。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出现异常的乘侮现象。相乘、相侮,实际上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现象。

生、克、乘、侮是五行之间存在的四种关系。生过伤己为乘,反克为侮。五行中的“乘”是乘虚而入,“侮”是欺侮。“相乘”就是过度克制;“相侮”就是自己可以反克制自己的那一行。乘、侮实际上是生、克的特殊表现形式,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五行的“乘、侮”之说,在一般风水学中不见提到。五行“乘侮”是中医五行学说生克变化的用语,与太极五行风水学的五行生克反常大体相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