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眠神器,告别失眠不是梦!
中医助眠神器,告别失眠不是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据统计,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长期服用安眠药又可能带来副作用。这时,不妨试试中医的助眠方法。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中医助眠神器,让你告别失眠困扰!
简单易学的穴位按摩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而穴位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以下是三个简单易学的助眠穴位:
神门穴
位置:手腕横纹与小指往下延伸的交界处,在豆状骨下方、肌腱内侧的凹陷处。
功效:镇静、安定心神,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
按摩方法:用指腹交替揉按左右手穴道,每次约3-5分钟,感觉有轻微酸胀感即可。
太冲穴
位置:脚背,在脚拇趾与第二趾的趾缝往内一寸(约一个拇趾宽)凹陷处。
功效:安定情绪、缓解紧张、清除肝火,对治疗失眠、高血压都有帮助。
按摩方法:手握脚掌,用拇指按压助眠穴道,按住停留5秒,左右脚各按摩3-5分钟,按到有酸胀感即可。
涌泉穴
位置:脚底前端约1/3处,将脚趾向下卷起时,脚底板的人字线会出现一个凹陷处。
功效:消除腿部疲劳、减缓肌肉酸痛,还可以消水肿、改善头痛、安睡。
按摩方法:可以用手掌包覆脚尖,并以拇指画圈揉按此安眠穴道,两脚各按摩3-5分钟即可;也可以在晚上用温热水泡脚,刺激涌泉穴并缓解身体不适。
中药泡脚,温暖助眠
中药泡脚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通过热水和中药的共同作用,刺激足部穴位,达到舒经活络、发汗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足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众多经络、穴位的汇集地,与身体内各脏腑器官相互对应。
推荐药方:安神助眠方
药物组成: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等。
功效: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方法:
选用合适的容器:最好选用木盆或搪瓷盆,避免使用铜铁盆等含金属材质的容器。
药物准备:将上述药材按比例配好,加水煎煮后取汁。
控制水温:水温以40℃左右为宜,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皮肤敏感度降低,足浴前应先确定水温情况,避免烫伤下肢皮肤。
泡脚时间:每天晚上20:00左右进行,足浴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不宜熏洗太长时间。
酸枣仁:东方睡果的神奇功效
酸枣仁被誉为“东方睡果”,是中医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它能帮助人体气血的“回流”,并利用酸敛的力量,使得翻涌的气血收敛在肝中,从而加速入眠。不过,与其他助眠类药物不同。酸枣仁是不能在临睡前服用的,否则会越吃越清醒。
这是因为,普通的助眠类药物会抑制大脑皮层活动,酸枣仁则对大脑皮层有抑制和兴奋两种作用,就是可以双向调节。
当大脑皮层处于疲劳的时候,吃酸枣仁有提神的作用;当大脑皮层比较兴奋的时候,即睡前思绪翻涌难以入眠之时,吃酸枣仁才会产生抑制的作用,帮助人体入眠。
酸枣仁如果睡前吃,可能先发挥了兴奋的作用,然后慢慢放松下来之后才开始发挥抑制的作用。
所以,建议晚饭后服用酸枣仁,也就是睡前3~5个小时吃。
推荐食疗方:枣仁助眠粥
材料:炒酸枣仁9g,柏子仁15g,里脊肉150g,大米150g,干香菇10g,食盐、酱油、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
- 炒酸枣仁、柏子仁捣碎,米淘洗干净;香菇泡发、切丝;里脊肉切丝,与香菇一起加入香油、食盐、酱油、淀粉,拌匀;
- 锅中加水,放入大米煮沸,加入香菇、肉丝,共熬成粥,加入酸枣仁、柏子仁搅拌均匀,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药粥具有滋阴助眠、生津润肠的功效,适合津亏肠燥伴有失眠多梦、津伤口渴的人群食用,对阴虚便秘的老年人尤为适合。
结语
中医助眠方法注重整体调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建议大家在尝试这些方法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失眠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希望这些中医助眠小妙招能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睡眠方案,每晚都能享受香甜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