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派作文大赛:24万学生参与,袁刚创新教学法助力写作变革
广西新派作文大赛:24万学生参与,袁刚创新教学法助力写作变革
广西第二届新派作文大赛近日圆满落幕,吸引了24万名学生参与,成为全国瞩目的作文赛事。这一盛事背后,是广西新派作文创始人袁刚提出的“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作文教学法。这套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学生们的写作态度,还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创新教学法:让写作变得简单快乐
新派作文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具体来说:
情感激发:通过“真情、痴情、激情、煽情”的“四情”理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点燃写作热情。教师会设计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从而写出有温度的文字。
思维分级发散:创新运用“画圈圈”法,将抽象思维具象化。例如,围绕“春节”这一主题,教师会引导学生从人、事、物三个维度逐级展开,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
语言符号训练:借助图示符号系统,进行句法、段法、篇章等多层级训练,使复杂技巧变得直观易懂,同时增加写作乐趣。这种训练方式让语言表达更加精准有力。
大赛成果:24万学生参与的写作盛宴
第二届新派作文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这种教学法的魅力。据统计,全国已有超50万学生参与新派作文实验,涵盖广西、广东、河南等地。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许多学生的写作态度从“不愿写”转变为“喜欢写”,能力也大幅提升。
教学成果:从“不愿写”到“喜欢写”的转变
新派作文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中国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史绍典认为,其“三位一体”教学法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契合写作规律,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写作。
在南宁、岑溪等地设立的教师培训基地,满足了数百名教师的培训需求。完善的教师分级培训体系,确保了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新派作文已出版系列教材,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工具。
未来展望:推动作文教学改革
新派作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简单快乐的写作路径,也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工具。它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成为推动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新派作文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作文教学革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新派作文教学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僵化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感激发、思维训练和语言符号的系统训练,让写作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创造过程。这种教学理念的革新,为解决学生“不愿写”“不会写”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