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吝啬鬼的极致演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吝啬鬼的极致演绎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9D%E5%95%AC%E9%AC%BC/1252110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0A03RYN00
3.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69239/
4.
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36310360/
5.
https://m.dongqiudi.com/article/4167119.html
6.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40411/b92792dcf0dc4084b1065b461cff0430/c.html
7.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HPjm5gZCep
8.
https://www.eduplus.hk/llm/article.php?artid=894&llmid=34&ieid=79&cindex=2&mid=16
9.
http://www.ccpct.org/page64?article_id=1633
10.
https://whly.tj.gov.cn/tjswlzxw/jgbn/whtj/jgzt/202412/t20241224_6813221.html
11.
http://www.news.cn/ent/20240422/ad914039e3674c27a76d8e39885c1559/c.html

在世界文学的长廊中,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爱钱如命,吝啬成癖,甚至不惜牺牲子女的幸福来维护自己的财产。他就是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中的主人公——阿巴贡,一个让无数读者又爱又恨的经典吝啬鬼形象。

01

贪婪吝啬,荒诞至极

阿巴贡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他的吝啬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为了省下嫁妆,他要女儿嫁给年已半百的老头;为了让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他不惜让儿子放弃心上人;他自己则想不花钱就娶到年轻美貌的姑娘。这种种荒诞的行为,让人不禁发笑,却又深深感受到他的可悲。

更令人捧腹的是,阿巴贡不仅对别人吝啬,对自己也毫不手软。他常常饿着肚子上床睡觉,半夜饿得不行就去马槽偷荞麦吃。为了省钱,他甚至让仆人把蜡烛剪短,只点一半。这种种荒诞滑稽的情节,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阿巴贡的可悲。

02

时代背景,讽刺意味

莫里哀创作《吝啬鬼》的时代,正是17世纪的法国。当时的法国社会,商业繁荣,资产阶级崛起,但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和吝啬风气。莫里哀通过阿巴贡这一形象,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这种社会现象。

阿巴贡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缩影。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吝啬,这种性格特征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具有普遍性。莫里哀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这种性格推向了荒诞的极致,让观众在笑声中反思社会现实。

03

经典永存,现实意义

阿巴贡这一形象诞生至今已有350多年,但其影响力却丝毫未减。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这部作品多次上演,2024年更是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作品再次与观众见面。这充分说明了阿巴贡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阿巴贡的吝啬行为虽然荒诞,但其中蕴含的人性弱点却具有永恒的警示意义。在当今社会,贪婪和吝啬依然存在,阿巴贡的故事提醒我们,过度的贪婪最终只会自食恶果。正如剧中的情节,当阿巴贡埋藏在花园的钱币被偷后,他气急败坏,却也让人感到一丝同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正是莫里哀作品的魅力所在。

阿巴贡这一形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不仅在于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更在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让我们在笑声中思考和反省。正如莫里哀所说:“喜剧的目的是使人笑,但笑的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