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医学会发布肺结节诊治新标准,AI助力精准诊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医学会发布肺结节诊治新标准,AI助力精准诊断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5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56a83814829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1175
3.
http://www.tumor.org.cn/Fingertip/detail/id/13333.html
4.
https://www.pfizermedicalinformation.cn/clinical-guidelines/3432
5.
https://www.kanhuxi.com/documents/%E5%A4%B4%E6%9D%A1/9078/

近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联合发布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为肺结节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指导意见。这份权威文件不仅界定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年龄,还提出了难定性肺结节的定义,旨在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此外,共识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科学评价及其在肺结节评估中的应用,通过人机MDT模式弥补AI的局限性。这些措施有望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治水平,从而提高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01

新标准:更精准的筛查与诊断

新共识对肺结节的筛查标准进行了重要更新。推荐将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年龄从50岁降至40岁,同时具备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均属于高危人群:

  • 吸烟指数≥400年支(或20包年)
  •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曾患肺结核
  •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

推荐采用胸部低剂量CT(LDCT)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研究显示,与胸部X线相比,LDCT筛查可使肺癌病死率下降20%。

新共识还首次提出了“难定性肺结节”的概念,即无法通过非手术活检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早期肺癌的肺结节。对于这类结节,建议采用多学科团队(MDT)工作模式和医患共同决策。

02

规范化:更精细的随访与治疗

新共识根据肺结节的大小、成分、发病部位等特征,制定了详细的随访和治疗指南。

  • 对于≤6mm的微小结节,建议结合危险因素决定年度复查
  • 6-10mm的结节需要更密切的随访,每3-6个月复查一次
  • 10-20mm的结节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或进一步评估

同时,新共识还强调了手术治疗的规范化。对于直径≤2cm的结节,根据其位置和实性成分比例,推荐不同的手术方式。例如,位于肺外1/3、直径≤2cm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首选楔形切除;而实性成分比例较高的结节则可能需要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

03

智能化:AI助力精准诊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共识指出,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第二意见,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但同时也强调,AI系统应经过科学评价和验证,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人机协同的MDT模式,充分发挥医生的专业判断和AI的技术优势。

04

展望: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一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2年中国最新数据显示,肺癌新发病例数达106.06万,死亡例数73.3万。然而,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77%-92%,远高于晚期肺癌。因此,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为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更精准的筛查、更精细的随访和更智能的诊断,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治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