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巡游展风采,千年古镇谱新篇:西塘古镇护国随粮王信俗会盛大开幕
水陆巡游展风采,千年古镇谱新篇:西塘古镇护国随粮王信俗会盛大开幕
2024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三,浙江西塘古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护国随粮王信俗会。一大早,古镇内外便人声鼎沸,四乡八邻的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见证这场传承数百年的文化盛事。
水陆巡游,千年古镇展新颜
上午9时,随着一阵庄重的鼓乐声,护国随粮王信俗会正式开始。今年的活动最大的亮点是“水陆同出”的巡游形式,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水路巡游
水路巡游队伍从古镇内的唐家弄码头出发,金碧辉煌的銮轿在前,身着古装的仪仗队紧随其后。沿途,河岸边站满了前来观礼的民众,他们手持香火,虔诚地祈福。巡游队伍沿着古镇的水道缓缓前行,两岸的古意盎然的水乡风光与庄严肃穆的巡游队伍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陆路巡游
陆路巡游队伍则从七老爷庙出发,出大门、过木桥和高桥东行,至唐家弄北行,最后与水路队伍在唐家弄码头汇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陆路巡游路线进行了延长,队伍从唐家弄口出至邮电路,途经石板路、西街等古镇核心区域,让更多的游客和民众能够参与到这一盛事中来。
社棚祈福
巡游途中设有两个“社棚”,每当队伍到达社棚,附近民众便会前来祈福。社棚前,调龙舞狮、打莲厢等民间文艺表演轮番上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些传统艺术表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展现了西塘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溯源
这场盛大的民俗活动,源于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相传在明代崇祯年间,西塘一带遭遇严重灾害,百姓饥荒。当时有个姓金的老爷,家中排行老七,人称金七,是个朝廷押运粮食的官员,他专门在运河上押送粮船。一天,金七督运皇粮途经西塘,见鱼米之乡的百姓挨饿,在岸边围着跪求粮食,动了恻隐之心,私自将运粮船队所有粮食尽施于饥民。皇粮给了百姓,可是欺君之罪,金七知道逃不过惩罚,毅然投身于雁塔湾的河里。消息传来,当地百姓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这位舍己救百姓的好官,感其恩德,特在他殉身的河边建庙祭祀。七老爷投河自尽后朝廷查清真相,追封为“利济侯”,后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七老爷庙也同时尊称为“护国随粮王庙”。
文化传承
护国随粮王庙始建于明末,原址在西栅祈塘坝小桥北堍,清初搬迁至现址,即塔湾街原雁塔禅院西侧。大门的门楣上书“护国随粮王庙”6个大字,这是本镇书法家江蔚云的手迹。全庙占地约2250平方米,坐北朝南,庙殿设三进,规模宏大,构筑精美,门前是杨秀泾河,河面宽阔,通往全镇各地。
时代新篇
近年来,西塘古镇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依托众多各级非遗项目、展示馆和民俗节庆活动,推动集民俗文化、水乡古镇、非遗文化于一身的江南水乡文旅融合建设,真正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如今,护国随粮王信俗会不仅是一个地方性的民俗活动,更成为了西塘古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它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也为当地文旅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场承载着西塘人感恩与敬仰的盛大庙会,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