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見的高齡者特殊詐欺,現狀、手法及對策一次介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見的高齡者特殊詐欺,現狀、手法及對策一次介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5794

「阿公/阿嬤,我的錢不夠用了,可以匯錢給我嗎?」
「有OO保險金的退款,先匯一筆手續費到指定帳戶,才能進行退款」
「這裡是XX法院,你因為涉及刑案,帳戶已被凍結,現在照我的話去操作ATM」
當今社會,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長輩往往會因擔憂健康、希望投資獲利、人際孤獨感等原因,以及對現代通訊技術的不熟悉,成為詐騙分子的主要目標。

詐騙的現狀

根據警政署統計,111年65歲以上高齡長者遭詐騙案件共4,167件,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在高齡者身上發生。

  • 假投資詐騙
    以投資名義購買各類型商品的假投資詐騙有1,066件,尤其是靈骨塔,為近年最常被利用的商品。

  • 猜猜我是誰
    「猜猜我是誰」此類詐騙,常會假借遠房或久未聯絡之親友來電,宣稱電話號碼已更改,或是誆稱有急用須借款應急。此類詐騙也有900多件,佔比大約22%。

  • 假檢警詐騙
    聲稱被害人帳號涉及洗錢的刑案,帳戶將被凍結,要求被害人將款項匯到指定帳戶,或是提領給特定人代為保管。

常見的詐騙類型

針對老年人的詐欺手法多種多樣,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詐騙類型:

  • 家庭緊急事故詐欺
    詐騙者假冒家庭成員,聲稱急需資金解決突發事故。

  • 存款詐騙/提款卡詐騙
    冒充政府官員,通知有稅金或保險費用可以退還,或是聲稱可以代領老人年金等,來到家裡,騙取提款卡和存摺,或是按照指示操作金融機構的ATM後,就會被騙取金錢。(延伸閱讀:台東反詐交安宣導團 提醒慎防老人年金詐騙)

  • 商品詐騙
    提供關於高齡者會需要的商品的虛假資訊,常見銷售虛假的商品或服務,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常見疾病的虛假治療方法,下訂單付款後卻不出貨等等,以騙取錢財。

  • 貸款保證金詐騙
    對方聲稱會提供貸款,但實際上並不提供貸款,而是以保證金等名義騙取金錢。

  • 交友介紹詐騙
    對不特定多數人聲稱「提供婚友介紹服務」,以保證金或會費等名義騙取金錢,通常通過雜誌刊登或郵件發送等方式,一旦聯絡將會受騙。

高齡者容易被詐騙的原因

  • 利用高齡者三大不安感
    「金錢」、「健康」、「孤獨」為高齡者的三大不安因素,特殊詐騙集團或不誠實的商人會利用這些不安,以親切的態度和長輩建立信任後,再用各種手段,騙取長輩的財產。

  • 白天在家的時間比較多
    已退休的高齡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因此更容易接到詐騙電話。此外,聽力不好的長輩也不容易分辨家人的聲音,進而增加受騙的可能性。

  • 不易掌握最新資訊
    最新資訊通常通過網路和社交媒體傳播,但不熟悉數位設備的高齡者,可能無法及時獲取詐騙相關的訊息,難以辨別最新的詐騙手法。

  • 過於自信
    即使有看過特殊詐騙的新聞,也有長輩認為自己不會被騙,或是聽到類似家人的聲音,可能就會覺得不是詐騙。

防詐騙,大家一起來

高齡者及其家庭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有效的預防措施:

  • 提高警覺
    對不熟悉的來電或人保持警覺心,不隨意透露個人資訊,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或家人不會成為詐騙的目標。

  • 電話詐騙之相關防範措施
    利用來電顯示功能,或是相關的手機APP確認來電者的身分,如果沒有顯示號碼,或是號碼開頭顯示+886,就很可能是詐騙電話。
    然而,在接到涉及金錢往來的電話時,先與家人或信任的朋友確認,也可以事先和家人設定彼此才知道的暗號,避免被假冒身份者詐騙。

  • 不要展示或交出個人證件、提款卡
    不管是誰要求,都不要輕易展示或交出個人證件、提款卡及印鑑等物,且若是政府官員,一班不會透過電話聯繫民眾,或是要求民眾交出個人物品。

  • 多了解詐騙相關知識
    平日可多多透過電視新聞、報紙雜誌了解與詐騙相關的知識,避免受騙。

結論

針對高齡者的詐欺,是一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議題,保護長輩避免受這些惡意詐騙的侵害。
即使採取了預防措施,仍然存在受騙的可能性。一旦發現家人或自己可能成為詐騙的受害者,應立即與家人討論,或聯繫警察機關、撥打反詐騙專線165尋求幫助,阻止損失擴大。

繼續閱讀:
1.AI數位詐騙以假亂真 警方宣導銀髮族強化科技識詐能力
2.如何避免高齡失智長輩,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

本文原文來源:ilong-termcare.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