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海南风电场,多台风电机组被毁
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海南风电场,多台风电机组被毁
2024年9月6日下午4时20分,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58米/秒)。这场罕见的超强台风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狂风暴雨,更对新能源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海南文昌木兰湾沿海的风电场,多台风电机组被台风折断。据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被台风折断的风电机组大概有五六台,每台风电机组的造价接近千万元。这些受损的风电机组属于华能海南公司文昌风电厂“以大代小”增容改造项目,该项目计划新建16台6.25MW抗台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MW,原计划于2024年10月完成。
台风“摩羯”于8月31日形成,9月6日在海南文昌登陆,其强度之大、破坏力之强超乎想象。据海南省防御台风“摩羯”应急指挥部初步估计,此次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2014年重创海南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文昌全市房屋受损2.5万余间,近1/3道路因树木倒伏无法通行,10kV线路累计停电139条,通信基站受损792个、断电率82.3%,农作物受灾面积约27万亩、绝收约16万亩,林木受灾面积约4.81万公顷,预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27亿元。
台风对风电设施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损坏:强风导致风电机组叶片断裂、塔筒倒塌,甚至整个机组损毁。此次华能海南公司的风电项目中,多台正在建设中的风电机组被折断,机头坠落地面,现场一片狼藉。
出力损失:台风过境时的极端风速会导致风电场被迫停机,造成电力输出中断。即使台风过后,受损的设备也需要较长时间修复,进一步影响风电场的发电能力。
电网安全:大规模风电设备停机或损坏可能导致电网频率波动,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特别是在风电占比高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预测难度:频繁的高影响天气过程会降低风电功率预报的准确率,给电网调度带来挑战。
面对极端天气对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威胁,加强防灾减灾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提高台风等极端天气的预测精度,为风电场提供提前预警。
设备加固: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抗风能力,选择合适的机型和材料,加强基础和塔筒的结构强度。
应急响应: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撤离、设备保护和灾后恢复等环节,确保在极端天气来临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智能运维: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风电场的运行维护策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储能系统:加强储能系统建设,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的韧性。
此次超强台风“摩羯”对海南风电项目的破坏,再次凸显了在新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下,加强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需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运营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高影响天气的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行业健康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