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方小年祭灶:一粒灶糖里的甜蜜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方小年祭灶:一粒灶糖里的甜蜜记忆

引用
中国科技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2/content_289101.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T5A8I20553FV3Z.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GNSLO60521D7NK.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EN33I50552O90U.html
5.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1/22/WS67902ceda310be53ce3f2d50.html
6.
http://www.xinhuanet.com/ci/20250122/2c6571d04eee43ebb63730165ee9f540/c.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FOLSQ60522DRGO.html
8.
http://www.ah.jcy.gov.cn/dwjs/jcwh/202402/t20240204_6286192.shtml
9.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7778

“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出了中国人对小年的独特记忆。在南方,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种特别的甜食——灶糖,用来祭拜灶王爷。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品,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01

灶糖:甜蜜背后的匠心

在甘肃通渭县常家河镇王庄村,张克明一家从立冬开始就忙碌起来,为制作灶糖做准备。这门手艺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七辈了。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一家人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制作灶糖的第一步是发麦芽。将浸泡的小米蒸熟后,与麦芽混合发酵约六小时。接着,将发酵产生的糖浆放入锅中熬制三四个小时。炒糖是最关键的步骤,一开始用棍搅,搅不动后改用木铲,直到炒出大凝泡。

炒好的糖冷却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制作糖瓜了。为了防止糖在低温下变硬,需要直接在锅上利用热气扯糖。焦黄的麦芽糖经过水蒸气的熏蒸,在连续拉扯几十次后变得松软而洁白。当洁白的糖被扯到宽一尺左右,变成薄薄的糖带时,就要迅速放到铺了白布的长条桌子上。糖带遇冷迅速凝固变脆,灶糖就算制成了。

02

祭灶仪式:传承千年的敬仰

祭灶是小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在南方,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灶王爷像前供奉糖瓜、清水、料豆等物品。祭灶仪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上香: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灶王爷祈福。
  2. 供奉:将灶糖、水果、糖果等供品摆放在灶王爷像前。
  3. 抹糖:用灶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寓意“甜言蜜语”。
  4. 烧画像:最后将灶王爷的画像焚烧,象征着他上天述职。
03

南北方的差异:文化交融的见证

南北方小年的差异,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据民俗学者研究,这种差异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小年”被称为“交年节”,也称为“小节夜”。到了清朝,由于皇宫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

04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年的习俗也在悄然变化。在一些城市家庭中,祭灶仪式已经简化,甚至被省略。但灶糖作为一种传统美食,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超市里,各种包装精美的灶糖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成为人们采购年货时的必备之选。

年轻人对传统习俗的态度也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这些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护。也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过时的习俗应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新习俗。

无论如何,小年的到来总是让人感到欣喜和期待。它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品味一下这份来自传统节日的甜蜜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