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重磅研究:Dupilumab治疗湿疹5年有效率近80%
JAMA子刊重磅研究:Dupilumab治疗湿疹5年有效率近80%
湿疹,尤其是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范围内儿童患病率约10%~20%,成人患病率可高达10%。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伴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近年来,重磅抗炎药dupilumab的出现为湿疹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Dupilumab的作用机制
Dupilumab是一款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独特且精准。它能够特异性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过度信号传导。这两种关键蛋白分子是特应性皮炎病理中持续性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抑制它们的信号传导,dupilumab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减轻湿疹症状。
临床研究结果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JAMA Dermatology)发表了一项关于dupilumab的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湿疹治疗中的卓越效果。
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了128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长达87.5周。研究采用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和瘙痒数值评定评分(NRS)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
- EASI评分≤7分(轻度)的患者比例在治疗28周时为78.6%,在治疗5年时高达92.3%,整个治疗期间维持在80%~90%之间。
- 瘙痒NRS评分≤4分的患者比例在治疗28周时为72.2%,在治疗5年时达到88.2%,治疗期间这一比例整体维持在76%~84%。
- 同时达到EASI评分≤7分且瘙痒NRS评分≤4分的患者比例,在治疗16周时为63.6%,1年时为68%,3.5年
5年期间稳定在76%78%。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达70.5%的患者在保持症状控制的情况下逐步减少了用药剂量,将用药间隔延长至每3-4周1次。
不同人群的用药效果
研究还评估了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成人患者和老年患者对dupilumab治疗的应答相似,而儿童患者在部分时间点的得分略高(症状更明显)。从免疫和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来看,各年龄组在治疗期间的TARC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呈现积极变化,表明药物作用机制在不同人群中具有一致性。
安全性与耐受性
在安全性方面,5年间共有306名患者(占所有患者的23.8%)停用dupilumab,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不良事件和疗效不佳。然而,这一比例相对较低,且有41名患者重新开始治疗并恢复应答。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了dupilumab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语
Dupilumab作为首款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湿疹的靶向生物药剂,其长期临床数据令人鼓舞。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其在控制湿疹症状方面的卓越效果,还展示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而言,这些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dupilumab有望为湿疹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缓解和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