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渝公司引领成渝高速科技升级
四川成渝公司引领成渝高速科技升级
成渝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这条全长337.5公里的“西南第一路”,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升级。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标志性大通道,其扩建工程总投资达690.75亿元,其中四川段投资497.75亿元,重庆段投资193亿元。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成渝公司”)在该项目中,运用低碳智能装配式组合桥技术和智能检测车等前沿科技,不仅显著提升了建设效率和环保性能,还推动了高速公路产业的技术革新。
绿色科技引领未来
在绿色科技应用方面,四川成渝公司的创新尤为亮眼。2023年12月,全国首条货运电走廊——成渝电走廊(成渝高速)充换电重卡项目全线贯通。该项目由四川成渝公司的独资子公司蜀道新能源与启源芯动力合作建设,目前已在成都龙泉民生物流园、成渝高速资中停车区、成渝高速永川服务区和重庆果园港4处设置了6座充换电站。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新能源电动重卡长途运输的能源补给体验,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按照重卡日均行驶360千米、年运营300天测算,换电重卡比燃油重卡在能耗费用上可节省约30%。此外,川渝地区高速公路对新能源货车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电动重卡运输的经济性。
智能建造开创先河
在智能建造方面,四川成渝公司同样走在行业前列。项目采用多项现代化建造技术,包括装配式涵洞、无人智能摊铺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将建设成为一条“智慧高速”。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原路路面、桥涵等结构物废旧材料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为公众出行提供更优、更好的服务。
打造双城经济圈新引擎
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全长约189.7公里,其中新建复线段143.4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项目建成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集群将新增一条八车道的大通道,有效提升“双核”间交通通行能力,有力服务支撑成渝交通极建设。
目前,项目资阳段47公里已全面开工,内江段、成都段将陆续开工。所有标段全部开工,开工工点26个,近400名参建人员奋战一线。项目力争在年底实现资阳段纵向便道的全面贯通。
成渝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不仅是四川成渝公司科技创新的集中展示,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绿色科技和智能建造的双重驱动,这条“西南第一路”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