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与马卡洛夫的对决
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与马卡洛夫的对决
1895年,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这一胜利却引发了沙俄的不满,最终导致了日俄战争的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凭借其精心的准备和卓越的指挥,成功击败了实力看似更强大的沙俄。本文将详细分析这场战争中双方的博弈过程,以及关键人物东乡平八郎与马卡洛夫的对决。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不但割让辽东半岛等土地,而且还赔偿了2.3亿两白银,把清政府彻底拖入了深渊。但是,戏剧的是沙俄不同意了。他联合德国、法国武力胁迫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这就是“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那么,沙俄是为了清政府考虑吗?是出于人道主义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太天真了。沙俄真实的意图是独吞辽东半岛,自己从中捞好处。日本如果独占了辽东半岛,那么沙俄的利益就相当于受到了侵害,所以,自觉实力强大的沙俄才敢出来主持所谓的“正义”。
日本此时只能低头认孬,但只是暂时忍下一口气,这笔仇恨是记下了。要想富国必须强兵,日本把从中国侵略去的钱财都投入到军事设备的提升和补充上,同时也从外国贷款购置先进的军事装备,为雪耻而做着战前的准备。
那么,最终在日俄战争中,被外人所不看好的日为何却战胜了沙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呢?历史漫谈君觉得原因如下:
一、日本积极准备,日本海军实力强于沙俄的海军实力。
1904年2月5日,日方决定同俄国断交。同时,日本对沙俄展开军事行动。
战争前夕,俄国在1904年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俄国海军拥有200余艘战舰,其中太平洋分舰队拥有60余艘作战舰艇(19.2万多吨)。日本总人口约4400万,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海军是日本建军的重点。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有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从上面可以看出,日俄战争时期在海军实力方面,日本的战舰数量与沙俄的战舰数量对比上,分别是80艘,60艘,日本在数量上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沙俄的战舰数量只占到日本的四分之三,也就是75%。而且,日本的战舰性能比沙俄的更有优势。
在战争中,日本发挥自己战舰灵活速度快的优势,把战舰调整位置,攻击沙俄战舰的最薄弱的位置——侧面。导致沙俄战舰装在战舰前端和后端的武器失去了上好的还手的效果。
二、日本为战争做着方方面面的准备。
日军不但购置了先进的军事设备,而且还派遣不少军官到德国留学,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不但他们派军官“走出去”,而且还“请进来”,部队和院校也雇请了许多德国教官,按德军条令进行训练。
东北战场日军统帅大山岩元帅就是毛奇的崇拜者。普法战争期间,他在普军中亲自观察毛奇军事思想的运用。他总想在日俄战争中打出一个“色当”来。他的指挥艺术比俄军高明。日本海军的作战思想,同陆军一样强调进攻。
而俄国官兵仍处于和平麻痹状态。太平洋分舰队停泊在旅顺外港,舰艇警戒仍执行“平时规定,夜间不打开防雷网,日俄谈判破裂,仍没有采取应变措施。日军偷袭旅顺前几小时,舰队参谋长威特赫夫特将军还说“战争打不起来”。
三、日俄两舰队总司令的对决。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日本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侯爵,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明治时代的“军神”,曾去英国学习。他非常重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一直在积极准备,研究沙俄的作战领导人——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的作战策略和日常的行动,以及他的性格,爱好等等。显然,日军在训练、装备、指挥能力,优势更为明显。
1904年2月6日,东乡平八郎命令全舰队开赴黄海,分别攻击停泊在旅顺和仁川(济物浦)的俄舰。2月9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重创俄罗斯军舰。
开战之初,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达尔克狂妄轻敌,指挥失误,俄罗斯舰队束手无策,只得龟缩到狭窄的旅顺港内,被动呈骑虎之势,而被免职。
1904年3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到职。
马卡洛夫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马卡洛夫出生在一个俄罗斯海军军官家庭。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向往航海探险和海战生活,并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刚结束,便进入了尼古拉耶夫斯克海军学校。在校期间,除军事必修课外,还阅读了大量有关海洋、航海、造船等书刊。1865年以优异成绩从海军学校毕业,步入俄罗斯海军队伍。
马卡洛夫曾进行过长达3年的环球航行,他在航行中系统地考察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区域,撰写了《勇士号和太平洋》一书。因此,马卡罗夫再次获得奖金和金质奖章,并赢得了世界海洋学家的声誉。他还创造了历史上鱼雷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加强了旅顺舰队的行动。
首先,他在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布雷,防止日军登陆并从后面威胁旅顺基地。其次,加强防御,加紧修复被打坏的舰艇,加强战备训练。他让舰队在日本海积极袭扰日军海上交通线,分散日方对旅顺的压力。
马卡洛夫赴旅顺就职,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紧急补救措施。他的措施似给俄罗斯旅顺要塞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恢复了俄军士气,扭转了被动应战局面。3月11日,他到任第3天便率舰队出港。自3月22日起,他率舰队几次打退日军进攻。自4月11日起,一反过去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
但是,东乡平八郎抓住马卡洛夫急于求成,急躁,爱冒险率军舰在前的心理与做法,决定擒贼先擒王,布置好鱼雷,诱骗马卡洛夫出战。
4月12日深夜,东乡平八郎派遣军舰在旅顺港外秘密布放水雷,翌日拂晓又派出第三战队军舰在旅顺港外诱敌。马卡洛夫急遣“巴扬”号舰相救,又遭日第三战队军舰围攻。马卡洛夫亲自率舰队驶出港口迎战,并奋起直追撤逃的日舰。结果,发现是敌人诱敌深入撤退时,马卡洛夫触雷毙命。
而之后,沙俄新任司令威特赫夫特不再采取积极行动,被动应战。
27日14时,日俄两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开始交火,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终于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战果: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几乎被全部歼灭,其38艘军舰有21艘被击沉,9艘被俘,损失总吨位高达20万吨之巨;俄军官兵死亡4830人,被俘6106人。而日本联合舰队仅损失了3艘鱼雷艇共计300吨之微,只有117人阵亡,583人受伤。
综上:
日俄海战中,日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原因是:1、日军准备充分,速战速决;2、先机制敌,突然袭击;3、灵活作战,内部团结;4、日军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指挥作战谨慎,知己知彼。
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这次日本海大海战的成功,决定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