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伊犁河谷玉米制种产业崛起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伊犁河谷玉米制种产业崛起的秘密

引用
人民网
5
来源
1.
http://xj.people.com.cn/BIG5/n2/2025/0108/c186332-41101650.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wemedia/2025-01-06/doc-inecyvzz1941006.shtml
3.
https://www.ts.cn/xwzx/jjxw/202501/t20250108_26009442.shtml
4.
https://www.ylxw.com.cn/shizhengxinwen/2024-12-04/1232802.html
5.
https://www.ylxw.com.cn/caijing/2025-01-14/1239551.html

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中就有20粒来自伊犁河谷。这个被誉为“西部粮仓”的地方,正在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断创新的农业技术,打造着属于自己的“黄金谷”。

01

天然优势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处天山北麓西段,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光热充足,每年日照时数超2870小时,年平均气温10.4摄氏度,为制种玉米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伊犁河作为重要的水源地,流域面积广,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约占全疆水资源量的20%,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水源。

除了自然条件,政策支持也是伊犁河谷玉米制种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伊犁州大力推进以节水滴灌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做好“小田变大田”“旱田改滴灌”“引水上山”等工作。2024年,伊犁州新建高标准农田87.54万亩,累计实施“旱改滴”工程40.33万亩。截至目前,伊犁州直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603.69万亩。

02

企业集群效应显现,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伊犁州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制种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伊犁州直有种业企业30家,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在伊犁州制种的疆内外企业已有156家。山东登海种业、中国种子集团、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种业企业陆续落户伊犁。

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如今,种子已一改过去“大汽车装运、大麻袋包装”的传统生产销售模式,真正实现了科学育种、规模种植、订单生产、精选加工、电子销售、快捷配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03

智慧农业赋能,创新引领发展

在伊宁县温亚尔镇下温亚尔村,种植大户贾瑞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4年,我种植了6400亩制种玉米,亩均产量580公斤,与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每亩地收入900元左右。运用智慧农业模式,增收和节约两项费用相加,每亩地利润可增加500元。”

贾瑞杰的增收秘诀在于采用了智慧农业技术。他投入300万元,引进智慧农业大数据板块,从播种开始对土地进行分析,通过卫星遥感进行全程监测,随时了解农作物长势,分级分类调节水肥一体化,在制种玉米抽雄期,通过无人机监控抽雄质量,做到了全程线上可随时溯源。

一个产业的兴起,往往能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百姓增收的强大引擎。2024年,伊犁州直制种玉米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益达2.18亿元;制种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50余万人次,增加务工收入3.9亿元以上。

从一个人到一个村,从一个镇到一个县再到全州,如今,伊犁州处处涌动着制种产业发展的热潮。伊犁州种子管理总站站长孙川乔介绍,2024年,中种集团新疆种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申办杂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为后期自有商品种子生产、销售及产值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壮大了当地种业实力。

“十四五”期间,伊犁州直将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部署,全面落实自治区发展现代种业和伊犁州打造“1+10+X+N”产业体系部署,紧抓玉米基地向西转移机遇,着力引进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强化政策供给,推动州直现代种业加速发展。同时,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为种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伊犁河谷的玉米制种产业正在快速崛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伊犁州有望在未来的种业发展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技的持续创新,伊犁河谷的“黄金谷”之路将愈加光辉灿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