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田千秋:职场正义发声的古代典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田千秋:职场正义发声的古代典范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1A0748Z00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0%E5%8D%83%E7%A7%8B/7311740
3.
https://www.sohu.com/a/817614390_121142248
4.
https://www.sohu.com/a/795915173_120245787
5.
https://rsj.beijing.gov.cn/xwsl/mtgz/202412/t20241224_3972226.html
6.
http://www.wangzunlaw.com/?case/146.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0%E4%BB%81
8.
http://whysw.org/m/view.php?aid=110921

在汉武帝时期的巫蛊案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守墓人田千秋,凭借一封上书改变了自己和整个帝国的命运。这场几乎导致汉朝覆亡的政治清洗运动,最终因为田千秋的勇敢发声而得以平息。

01

巫蛊案:一场差点毁掉汉朝的政治浩劫

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位第51个年头,一场巨大的政治危机爆发了。这起被称为“巫蛊之祸”的事件,起源于阳陵大侠朱安世对丞相公孙贺家族的控告。朱安世在供词中声称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使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汉武帝看到后惊怒交加,下令逮捕并严刑审问公孙贺父子。经过搜查,在这些人的家中搜出用于诅咒的桐木人。汉武帝见巫蛊一事证据确凿,便下令诛灭公孙贺及其同党三族。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终结。生性残酷多疑的汉武帝坚信诅咒自己的肯定还大有人在,于是下令穷究此案,并派遣自己所亲信的水衡都尉江充专司其事。江充是个典型的奸佞小人,一贯喜欢诬陷、排挤跟他不对眼的人,所以在接奉圣旨后,便带领胡人巫师到处搜捕、栽赃,试图将所有的政敌都一网打尽。其中,就包括因为琐事而先前与他结怨的太子刘据。

江充既然存心谋害刘据,因而在搜查太子居所时,暗中授意手下人栽赃陷害,声称在东宫花园地下挖出用于诅咒的桐木人,并准备派人奏明皇帝。刘据见江充陷害自己,本想亲自到皇帝面前陈明冤情,但此时汉武帝身居甘泉离宫养病、不通音信,致使此路不通。在穷极无奈的情况下,刘据便听从老师石德的建议,矫诏发兵诛杀江充,并烧死胡人巫师。

江充的党羽苏文侥幸逃生后,迅速赶往甘泉宫告变,汉武帝闻讯后急忙派左丞相刘屈氂率军讨伐“叛军”,而刘据为保命,便率领卫队在长安城内与刘屈氂展开激战。据史料记载,这场大混战持续五天时间,死亡多达数万人,鲜血像水一样流入街边的水沟。

刘据因遭诬陷愤而起兵,最终兵败自杀。刘据自杀后,先前暗中帮助亲儿的皇后卫子夫畏罪自杀,而太子妃史良娣、长子刘进、儿媳王翁须、女儿也都在长安遇害,唯有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刘病已幸免于难,此即日后的汉宣帝刘询。与此同时,受刘据牵连被杀的皇室、大臣、平民多达数万人,长安城内俨然一座“人间地狱”。

虽然长安城内外血流成河,但汉武帝却并不打算就此收手,而是授意刘屈氂扩大打击面,誓言将所有嫌疑分子一网打尽。在极端恐怖气氛下,朝野内外人心惟危。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已经看清楚,任由汉武帝这样疯狂下去的话,那些自忖必死之人很可能会铤而走险,抱团大搞反叛活动。如此一来,帝国兵连祸结,很可能会重现暴秦末年的“盛况”,在数年之内走向崩亡。

02

田千秋:关键时刻的勇敢发声

就在局面滑向完全失控之际,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勇敢地站出来,给汉武帝上了一道替太子申冤的奏折,并明确请求皇帝停止政治清洗运动,防止帝国走向崩亡。这个小人物,是时任高寝郎的田千秋。

高寝郎是高寝令的属官,职责是看守汉高帝刘邦的陵墓——高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北),相当于守墓卫队的小队长,属于不入流的微末小官。根据史料记载,田千秋在高寝郎的位置上做了多年,由于没有过人的才华,也没有贵人的提拔,始终得不到晋升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次冒着生命危险的上书,田千秋根本不会为世人所知,更不可能被载入煌煌史册。

田千秋虽然身份卑微,但混迹官场多年,也深知天威难测的道理,明白要想在保住性命的同时还能把事情办妥,就必须讲究说话的技巧。因此,田千秋在申冤书中并没有就“巫蛊之祸”的起因、责任等问题发表见解,而是聚焦于太子刘据起兵这件事,从父子亲情的角度入手,将其解释为家庭内部的龃龉、小摩擦,根本不值得小题大做。

根据《汉书》的记载,田千秋的原话是:“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是——“儿子擅自调动父亲的军队,本是一件挨顿鞭子就能解决的小罪,就算是天子之子犯错杀人,又算的了什么呢?”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一场“蓄意谋反”解读为“小孩子的无心之失”,将太子的罪过轻轻地掩盖过去。

田千秋知道自己位卑言轻,就算这些话有道理也很难让汉武帝信服,于是又加上一重“保险”,将皇帝的先祖刘邦拉出来替自己“撑腰”。于是,田千秋在替太子申诉冤情之后,随即加上一句话——“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意思是这些话都不是我田千秋的“原创”,而是一个白头老翁在梦中教给我这样讲的。田千秋整日看守高陵,这“白头翁”毫无疑问就是指汉高祖刘邦。

虽然“刘邦托梦田千秋为刘据申冤”这事很可能是杜撰,但绝对是说服汉武帝的最佳方式,原因无他,这位“千古一帝”非常迷信,对鬼神异常敬重。在汉武帝看来,田千秋既然梦见汉高祖对他说了这番话,那想来是刘据自杀一事惊动了先人的神灵,十有八九是真的。更何况,田千秋官位极低,且平素从未受过太子的恩惠,犯不着冒着身死族灭的危险替他申冤。

汉武帝接纳田千秋的建议,认识到自己铸下大错。因此,追捕、杀害太子“党徒”的活动被紧急叫停,并着手开展平反冤狱的活动,朝野内外的人心由此逐渐变得安稳下来,一场由皇帝指挥、足以导致帝国崩亡的大危机就此划上句号。

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汉武帝下令夷灭罪魁江充的三族,并诛杀参与迫害、逼死太子的相关人等数万人,连丞相刘屈氂也被腰斩。最后说说田千秋的结局。刘屈氂被杀后,田千秋接任丞相,由不入流的微末小官,到跃升为位极人臣的丞相,中间用了只有数月时间。这一反常举动,不仅震惊了国人,连匈奴单于闻讯后都感觉不可思议,直言汉武帝在用人方面过于随意。

03

古今对比:职场正义发声的启示

田千秋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但在现代职场中,类似的情景依然存在。近年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例,揭示了现代职场中的一些问题,如职场霸凌、全员竞业等。这些案例不仅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法律指引,也警示了用人单位必须正视职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霸凌行为。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典型案例同样给出了明确的裁决方向。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以试用期为由,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这一点对于规范劳动市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田千秋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敢于发声,维护正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现代职场中,这种勇气和智慧同样重要。无论是面对职场霸凌还是其他不公正待遇,都需要有人站出来,用智慧和勇气去改变现状。

田千秋从守墓人到丞相的转变,展现了个人勇气和智慧的力量。在当今职场中,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去维护正义,推动职场环境的改善。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像田千秋那样一夜之间成为丞相,但我们的正义之声,同样可以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