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的关键时刻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的关键时刻揭秘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news.sina.com.cn/o/2024-05-14/doc-inavewzm4260587.shtml
2.
https://www.cas.cn/cm/202407/t20240705_5024372.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2A07BPQ00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14/doc-incsnyza8287266.shtml
5.
https://www.sohu.com/a/775757431_117917
6.
https://www.cas.cn/xzfc/202404/t20240430_5013220.shtml
7.
https://slt.henan.gov.cn/2024/07-05/3018083.html
8.
http://www.agri.cn/sc/scdt/202405/t20240515_8633314.htm
9.
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2263/2024-06/13/20240613143042904609886_1.html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株水稻比周围的稻株高出近三分之一,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远超过普通稻穗的100多粒。袁隆平如获至宝,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株水稻的种子收集起来,期待着第二年的收获。

然而,当这些种子播种后,高产的性状并没有再现,反而出现了严重的性状分离。这让袁隆平意识到,这株水稻很可能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根据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他推测这株水稻是由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自然杂交产生的。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因为这意味着杂交水稻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袁隆平开始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水稻的雄蕊发育不正常,无法进行自花授粉,只能通过与其他水稻杂交来繁殖。这种特性对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至关重要。

从1964年到1965年,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里,一垄垄、一行行地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他们冒着高温,在田里仔细观察每一株水稻的开花状况和花药情形。经过反复筛选,他们终于在14000余穗、4个品种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植株。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这些植株并不能实现100%的后代不育,这意味着它们无法用于大规模生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隆平决定从天然的野生水稻中寻找雄性不育株。1970年,在海南南红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三亚的一处沼泽中,发现了一株极其珍贵的野生稻。这株野生稻的雄蕊完全退化,只能依靠人工授粉繁殖,是理想的雄性不育系材料。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野生败育型雄性不育系)。

“野败”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利用“野败”作为母本,成功培育出了200多粒第二代不育株稻种。在此基础上,他们创建了“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即通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种亲本株的配合,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规模生产。

杂交水稻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对全球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杂交水稻已成为保障全球粮食供应的重要支柱之一。袁隆平的这些关键发现,不仅改变了中国农业,也为全人类带来了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