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不只是调料,还能治病?
胡椒不只是调料,还能治病?
胡椒,这个常见的调味料,其实还是一味散寒暖胃、温补脾肾的中药材。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自然界进入了收藏的季节。此时,人体也需顺应自然规律,调整养生方法。冬季养生,旨在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胡椒的药用价值。
胡椒的药用价值
胡椒,又名昧履支、浮椒等,有白胡椒和黑胡椒两种。其中白胡椒散寒暖胃,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而黑胡椒温补脾肾的作用明显。
现代研究显示,胡椒含有胡椒碱、胡椒酰胺、胡椒亭碱、胡椒油碱B、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惊厥、抗抑郁、利胆、升压、杀虫、镇静、催眠等作用。胡椒的吃法多样,可以研磨成粉冲服,也可以在菜汤或肉汤熬好后,趁热撒入胡椒粉,还可以整粒直接用来炒菜。
胡椒的传统医学应用
胡椒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中医认为,胡椒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功效。在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状时,胡椒往往能发挥出色的辅助作用。
白胡椒炖猪肚
材料:猪肚500g,白胡椒10g,精盐适量。
做法:将白胡椒在微火中煸炒出香味,加适量水,再将猪肚切丝后放入砂锅内,小火炖1小时以上,直到猪肚丝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方出自民间。猪肚补脾胃,合胡椒共奏温中散寒、健脾补虚之功。
白胡椒羊肉汤
材料:羊肉150g,胡椒10g,陈皮6g,生姜15g,精盐适量。
做法:先将羊肉洗净切块,起锅爆香。然后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此方出自民间。羊肉补肝明目、温补脾胃、补血温经,陈皮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生姜温中散寒,合胡椒共奏温中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胡椒的现代医学研究
科学研究揭示,胡椒碱这位自然界的温暖使者,拥有促进细胞良性代谢的非凡能力。它仿佛一位精准的调控师,轻轻触碰我们身体中的温度感受器,激发出一连串美妙的生理反应。血管在胡椒碱的召唤下悄然扩张,血液循环与代谢速率随之加速,仿佛体内燃起了一把熊熊烈火,不断产生热量,让人由内而外地感受到温暖与舒适。
同时,胡椒碱具有调节血脂代谢、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这说明胡椒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效果,胡椒还能抑制烧烤过程中杂环胺等致癌物质的产生。不仅如此,胡椒还被发现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它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胃肠道的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这对于冬季因寒冷而减缓的肠胃功能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胡椒的功效与作用机理
胡椒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温中散寒
胡椒,性味辛热,自古以来即被广泛运用於中醫藥領域,其「溫中散寒」之效尤為顯著。多部古代醫籍皆有記載其相關功效,佐證其臨牀應用價值。
《新修本草》中提到胡椒「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指出其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能化解痰濕,治療因寒邪侵犯臟腑所致的諸多不適。此處的「下氣」也暗示其能促進氣機的運行,避免氣滯寒凝。
《海藥本草》則更進一步闡述胡椒的溫中作用,說明其可治療「胃口氣虛冷,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冷氣上衝」,涵蓋了由脾胃虛寒、寒邪入侵等引起的諸多症狀,例如消化不良、腹痛、嘔吐等。其「和氣」的功效,更顯示其能調理紊亂的氣機,使之恢復平衡。
《日華子諸家本草》亦強調胡椒的溫中散寒作用,並指出其能「止霍亂,心腹冷痛」,同時更提及其能「壯腎氣」,顯示其溫補作用並非侷限於脾胃,更能溫煦腎陽。
下气消痰
胡椒,性溫味辛,歷代本草皆記載其具有下氣消痰之效。其功效並非單純的「祛痰」,而是透過溫散寒邪,以達到暢通氣機,消除痰飲的效果。
《唐本草》(收錄於《新修本草》)明確指出胡椒「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下氣」指疏通氣機,使氣下降,「溫中」指溫暖脾胃,而「去痰」則是在溫中下氣的基礎上,將因寒邪阻滯而產生的痰飲化解。這說明胡椒的作用是多面向的,並非單純針對痰液本身,而是著眼於其產生及滯留的根本原因——寒邪。
降气
胡椒,一味辛溫之品,在古代醫籍中多記載其「降氣」功效,並非單指降低氣體,而是涵蓋了多方面的「氣」的調節。其「降氣」作用,主要體現在溫暖脾胃,驅除寒邪,使氣機通暢。
《唐本草》(收錄於《新修本草》)中指出胡椒「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此處的「下氣」,非指向下之氣,而是指疏通、順暢氣機,使其下降運行,避免氣滯上逆。溫中則說明胡椒能溫暖脾胃,改善脾胃虛寒導致的氣機不暢。而「去痰,除臟腑中風冷」,則說明胡椒能化解寒邪,從而達到降氣的目的。
解毒
胡椒,其解毒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其解毒機制主要體現在溫中散寒、驅除寒邪,並藉此達到解除某些毒邪的作用。
《新修本草》記載胡椒「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點明瞭其溫中散寒的功效。寒邪為古代醫家認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毒邪的發生也與寒邪內侵有關。胡椒溫中散寒,能驅除體內寒邪,從而減輕毒邪的影響,這便是其解毒機制的重要基礎。
补阳
胡椒,味辛辣,性溫熱,自古以來即被視為重要的溫中散寒藥物,其補陽功效主要體現在溫暖臟腑、驅散寒邪方面。從歷代本草典籍的記載
胡椒的使用禁忌
胡椒属于辛辣类食物,需要适量食用。不适合上火、嗓子疼等热症患者。此外,胡椒还被发现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它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胃肠道的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这对于冬季因寒冷而减缓的肠胃功能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因此,在享受冬日美食的同时,不妨巧妙地加入一些胡椒,既能增添风味,又能照顾到身体健康。值得一提的是,胡椒在传统医学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中医认为,胡椒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功效。在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状时,胡椒往往能发挥出色的辅助作用。这一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结合,无疑进一步印证了胡椒作为一种多功能香料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