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工业四改”:传统工业城市的绿色智能转型之路
鞍山“工业四改”:传统工业城市的绿色智能转型之路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鞍山正通过一场深刻的工业革命,实现从“钢都”到“智造城”的华丽转身。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鞍山市全力推进的“工业四改”——技术升级改造、数字化改造、节能改造和环保改造。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鞍山不仅优化了传统产业,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这座有着百年工业历史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能制造:让传统工厂变身“数字车间”
走进海城三鱼泵业的生产车间,仿佛置身于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工厂。在这里,百余台数控车床、加工机、机器臂等数字化设备正在高效运转,一台水泵的生产时间仅需7至8分钟。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鱼泵业投入3000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跨越。
通过数字化改造,三鱼泵业实现了制造资源、生产过程、现场运行、质量管控等全流程数字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原来的20%提升至100%,产品不良品率由7%下降至1%以下。这只是鞍山市推进数字化改造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1年以来,鞍山市累计推进36个500万元以上数字化改造项目竣工,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资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5%。
绿色创新:打造低碳发展的“鞍山模式”
在鞍钢中集(营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正在运行——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这个由中集安瑞科与鞍钢股份合作建设的项目,不仅每年可生产1.5万吨氢气,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条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该项目通过分离提纯钢铁企业副产的焦炉气,制取高纯度氢气和LNG,实现了焦炉气的“变废为宝”。与传统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相比,焦炉气制氢的碳减排分别达到88%和95%以上。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二氧化硫174吨、氮氧化物1344吨,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环保升级:守护蓝天碧水的“鞍山担当”
在环保改造方面,鞍山市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通过推进200个500万元以上环保改造项目,鞍山市实现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削减颗粒物1302吨、二氧化硫2764吨、氮氧化物6260吨。
在菱镁行业,鞍山市全面淘汰有效容积18立方米及以下轻烧反射窑、40立方米及以下重烧镁砂竖窑,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鞍山市还实施了234项环保工程,停产封存菱镁轻烧反射窑95座,完成散煤清洁替代2.34万户,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8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工业四改”:开启鞍山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通过“工业四改”,鞍山市不仅优化了传统产业,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24年,鞍山市实施“四项改造”项目283个,改造企业新增产品100余种,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8.6%,资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7.3%。鞍钢产品本地加工率和供应链本地配套率分别提高3.5个和3个百分点。菱镁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到25%,菱镁行业增加值增长7.2%。
鞍山市的实践证明,传统工业城市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种以“工业四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不仅为鞍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为其他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