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甜蜜的工业记忆:江门甘蔗化工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甜蜜的工业记忆:江门甘蔗化工厂

引用
1
来源
1.
http://dag.jiangmen.cn/wydq/wygs/202405/t969637.html

江门市档案馆近期整理了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详细记录了江门甘蔗化工厂(以下简称“江门甘化厂”)的发展历程。作为新中国现代甘蔗化工业的起点,江门甘化厂不仅在技术工艺上引领行业发展,其优质产品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一代人的甜蜜记忆。本文将带你走进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厂,感受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一、工艺技术引领产业振兴

作为新中国现代甘蔗化工业的起点,江门甘化厂不断提升产业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引领着产业发展。建厂初期,江门甘化厂秉持原轻工部对新建糖厂采取高起点起步的建设方针,从波兰引进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制糖装备,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双碳酸法制白糖,使我国制糖工艺及技术装备一跃进入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产糖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当时引进规模最大、我国首次通过与国外资本及技术合作建设成功的项目。此后,江门甘化厂仍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持续提升生产能力。


江门甘蔗化工厂

当年报纸对甘化厂开机的新闻报道
1966年,日榨甘蔗能力达到3500吨,年产蔗糖达到4.49万吨;
1975年,日榨甘蔗能力提高到4200吨,年产蔗糖4.80万吨;
1982年,日榨甘蔗能力提高到4500吨;
1984年,日榨甘蔗能力提高到5000吨。

另外,江门甘化厂不断推进设备研发与工艺创新,对立式管道中和器、水喷射冷凝器等设备进行技改升级,这使得后来厂内大部分制糖设备不再依赖国外生产,切切实实成为当时的“中国制造”,而且对后续制糖工业在全国范围推广有深远影响和促进作用。


江门甘化厂制糖车间

江门甘化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中国的甘蔗化工综合利用事业积累经验,为甘化厂标准化设计探索前路,极大提高甘蔗的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着甘蔗化工事业在全国范围的发展。

二、优质产品远销海内外

每年11月到来年春季,是甘蔗开榨的时间。甘化厂原职工林华洽犹记得20世纪80年代时江门甘化厂周边车水马龙的盛况——那时,半条西江都是蔗船、糖船,厂门口的马路塞满了运蔗运糖的货车。满船满车的新鲜甘蔗从新会、鹤山、开平、中山、斗门等地运来,满箱满袋的白糖通过水陆两路销往国内外。据记载,1975年,江门甘化厂蔗糖出口量年均达1.63万吨;1978年砂糖产量达5.88万吨;1983年砂糖产量达6.09万吨;1985年砂糖产量5.39万吨,其中出口占43.41%。


江门甘化厂码头

在不少江门人的记忆里,江门甘化厂生产的白砂糖,颗粒均匀洁白、质地优良,可以说是“明星产品”。这些白砂糖享誉国内外,长期供给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健力宝等国内外大型食品企业。当时,内销的白砂糖品牌叫“莲花牌”,外销的则叫“榴花牌”。1980年,“榴花牌”优级白砂糖获得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银质奖。

发展至上世纪末,江门甘化厂的经营范围已涵盖浆板、机制纸、食用酒精、药用酵母、生化原药及其制品、食糖、糖醛等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兼营发电供电、化工机械(食品机械)制造及加工、建筑工程与材料、货物运输及汽车修理、电子仪表与程控技术、进出口贸易等。

三、工业文化积淀与传承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优先扶持广西、云南等产糖地区发展甘蔗种植业。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江门甘化厂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江门甘化厂背后蕴含的历史、科技、社会和审美价值在全国工业遗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极其特殊的意义。2021年11月30日,江门甘蔗化工厂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工业建筑美学

江门甘化厂从生产区的整体布局到建筑设计上均体现着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建筑和设施设备在功能和形态上自洽互补,产生一种基于实用性、简洁、清晰、理性的现代主义美学,是具有较高美学品质的“原生”空间。厂房依照承重框架的划分为横向三段以及纵向多段;柱间采用大面积开窗既化解建筑的厚重感又增加内部采光;每格玻璃窗户中间自带转子可以旋转,给炼煮闷热难受的工人们通风散热,极具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艺术表现力,体现了工业美学与近代科学和实用主义相结合。

此外,江门甘化厂根据工艺流程排布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序列,让人们产生期待的心理和观感的冲击。制糖车间、输送廊、管道等元素具有工业气息的制糖生产线以及糖厂内的桔水罐、码头、起蔗吊车、烟囱等具有强烈标示性的构筑物,体现了江门甘蔗化工厂工业遗产独特的滨水特征和产业风貌,又与当下流行的工业风审美不谋而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产城深度融合

甘化厂初建的时候,厂内有超过6000名职工。为了保障工人生活,甘化厂围绕糖厂生产区建起企办大院,即北街工业小区。随着甘化厂生产规模扩大,厂区突破原有边界,不断向外扩张。相关工业空间集聚,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出现以甘化厂名称相关的街道路名和社区,比如:甘化路、甘棠路、甘化社区。由于周边交往活动及人口快速增长,甘化厂周边地区成为人口聚集地,这推动了城镇空间的完善,同时提高了甘化厂员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江门甘化厂老员工肖志坚提到,当时的江门甘化厂非常辉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员工福利优厚。厂区内有饭堂、榴苑阁餐厅、保健站、各类球场、游泳池、工人俱乐部、公园、幼儿园、小学、技校、工人大学等,饭堂送饭到车间,过年还有专车送部分员工回乡。“那时穿着甘化厂的工作服上街,别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

江门甘化厂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企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标志着制糖工业与甘蔗化工业在中国的起步转型,见证了制糖工业与甘蔗化工业在江门地区的变迁。其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映射着江门甘蔗化工业人奋力追赶世界的汗水与梦想,是彰显江门地区特色、延续城市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甘化厂背后所体现的,除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有一种锐意创新的精神,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到了极致,在生产过程中自发产生的‘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体系是甘化厂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最好见证。”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响表示,“甘化厂本身还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工匠精神’,曾经全国闻名的‘莲花’牌白砂糖,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
1.蓬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蓬江区志(1984-2004)》,方志出版社
2.江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门百年大事记》(1854-1993)
3.江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门市志》(1979-2000)
4.《百年北街》,黄瑞剑主编,2015.05
5.《我市首个!甘化厂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蓬江发布,2021.12.23,网址:http://www.pjq.gov.cn/ztzl/zdlyxxgkzl/ggwh/fwbz/content/post_2495182.html
6.南方日报:“甜蜜”的工业辉煌,江门甘化厂见证20世纪工业高速发展,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网址: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8/29/content_10072620.html
7.蓬江发布:《兼具四大价值!蓬江这个地方入选首批广东省工业遗产名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GNQDEUDO0514DG5K.html
8.南方都市报:曾是“亚洲第一糖厂”将建工业遗产博物馆,网址:https://www.sohu.com/a/556076658_161795
9.南方Plus:甜蜜记邑|肖志坚:八旬归侨老党员,甘洒热血写春秋,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1KRH0V055004XG_pdya11y.html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