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生提醒:口罩这样戴才有效
协和医生提醒:口罩这样戴才有效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专家在科普讲座中强调,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掌握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如何才能正确佩戴口罩。
如何区分口罩的正反面?
首先,我们要学会区分口罩的正反面。以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为例:
颜色区分:一般口罩的外层(蓝色或绿色)是防水层,内层(白色)是吸水层。因此,蓝色或绿色的一面应该朝外,白色的一面朝内。
标识区分:有些口罩会在外包装上标注“inside”和“outside”,或者直接用箭头指示佩戴方向。
结构区分:口罩的金属条应该在上方,用于贴合鼻梁。如果口罩的两面颜色相同,可以通过金属条来判断正反。
正确的佩戴步骤
洗手:佩戴口罩前一定要先洗手,避免手部的细菌污染口罩内侧。
展开口罩:将口罩展开,确保鼻夹在上方,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佩戴口罩:将口罩的橡皮筋挂到耳朵上,或者系到头后。调整口罩位置,确保口罩边缘与脸部完全贴合。
按压鼻夹:用双手食指按压鼻梁上的金属条,使其与鼻梁形状贴合,减少口罩上部的缝隙。
检查密封性: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气,检查口罩边缘是否漏气。如果漏气,需要调整口罩位置或鼻夹。
常见的佩戴误区
口罩戴反:如前所述,口罩的正反面功能不同,戴反会影响防护效果。有研究显示,口罩戴反后,防护效率会降低50%以上。
鼻梁处未贴合:如果鼻梁处的金属条没有按压好,会导致口罩上部漏气,降低防护效果。
口罩下方未覆盖下巴:正确的佩戴应该是口罩下缘覆盖下巴,上缘紧贴鼻梁,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防护屏障。
长时间不更换: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潮湿或污染后应立即更换。
随意触摸口罩表面:在佩戴和摘除口罩时,应避免手部接触口罩的外表面,以免造成污染。
特别提醒
儿童口罩:儿童应选择适合其脸型的儿童专用口罩,而不是成人口罩。佩戴前要确保儿童愿意配合并能正确佩戴。
特殊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佩戴口罩时,要注意是否影响呼吸。如果感到不适,应及时调整。
口罩处理:使用后的口罩应按照垃圾分类要求,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内,避免二次污染。
正确佩戴口罩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简单防护措施,但也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个小小的口罩就能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正确佩戴口罩开始,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