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你get了吗?
胃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你get了吗?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在检查前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种情绪不仅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来帮助患者克服这种紧张情绪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医院的专业心理护理措施
医院和医生会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例如,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采用了AIDET沟通模式,即问候(Acknowledge)、介绍(Introduce)、过程(Duration)、解释(Explanation)、感谢(Thank)的护理方案。研究显示,这种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提高检查配合度和效率。
家属如何配合进行心理安抚
除了医院的专业护理,家属的陪伴和安抚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理护理小技巧:
充分了解检查过程:家属应该提前了解胃镜检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更好地向患者解释,消除其对未知的恐惧。
情感支持与陪伴:检查当天,家属应该全程陪同,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让患者感到安心。
放松训练:家属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或听轻音乐,帮助其放松心情。研究表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感。
正面激励:通过分享其他患者的正面经历,鼓励患者建立信心。比如,有患者表示:“整个过程就像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已经做完了。”
真实案例分享
一位患者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无痛胃镜经历:“说实话做之前思想斗争做了很久,是真的怕啊,毕竟听说要把一根管子从嗓子眼塞下去。好在听说现在有无痛的可以选择。整个过程可能就3秒钟,真的很神奇。等醒来的时候,睁开眼睛,妈妈已经在我旁边了。发现氧气管,点滴,嘴里的东西全都没有了,医生姐姐告诉我已经做完了。”
另一位患者也表示:“检查之前会打麻药,然后会进入睡眠状态,所以整个过程都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也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了,反正感觉就是去睡了一觉。”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短暂的不适感,如喉咙痛或恶心。家属应帮助患者做好以下几点:
饮食调整:无痛胃镜检查后1-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和饮水,之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建议先小口喝少量温水,观察有无呛咳、恶心、呕吐等不适情况,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缓慢进食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检查当天和检查后的1—2天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坚硬、粗糙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胃部不适。
休息与活动:麻醉药物可能影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部分受检者可能出现乏力或头晕等表现,检查结束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建议安静休养,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长,平躺或侧卧在床上,直至麻醉药物完全代谢。休息后,可适当散步,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观察症状: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有些受检者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表现,如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等,通常情况下,经过休息和排气之后,这些不适症状可逐渐缓解,如果持续加重或者伴随着发热、呕吐等其他不适感,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此外,还需观察大便的情况,明确有无便血、黑便等,或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一旦出现,也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生活调适:检查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尤其是盆浴,以免感染,如果24小时后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可以淋浴,并及时擦干身上的水分,避免着凉。保持口腔清洁,适当漱口。心情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外,检查后的24小时内避免独自外出,以防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若必须外出,需家属或朋友陪同。
复查与随访:胃肠镜检查后,受检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和随访,通常情况下,经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可以2—3年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如慢性胃炎等,可缩短至6个月—1年;肠镜筛查结果正常情况下,可在5年后再进行第二次检查,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建议2—3年后复查,而管状腺瘤则建议1—2年后复查,具体时间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确定。
胃镜检查虽然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但通过医院的专业护理和家属的贴心陪伴,完全可以将不适感降到最低。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即将接受胃镜检查,不妨试试上述的心理护理方法,相信一定会有所帮助。记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