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腊八节来了,腊月习俗知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腊八节来了,腊月习俗知多少?

引用
读特深圳门户
7
来源
1.
https://m.dutenews.com/n/article/8653653?from=app&client=1
2.
https://www.sohu.com/a/757257192_121119649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CVDCEM0534NF5N.html
4.
http://www.huangyuan.gov.cn/index.php?s=news&c=show&id=16157
5.
https://www.sxgp.gov.cn/zjgp/zpwy_424/202501/t20250110_2085961.shtml
6.
http://www.news.cn/ci/20250122/2c6571d04eee43ebb63730165ee9f540/c.html
7.
https://www.52hrtt.com/in/n/w/info/F1735181278558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童谣唱响了腊月的序曲。腊月,农历的十二月,是中国人迎接新年的准备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腊月,探寻那些有趣的习俗背后的故事。

01

腊八节:一碗热腾腾的祈福粥

腊八节,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是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另一说与佛教文化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民间传说则赋予了腊八节更多趣味性。比如,腊八粥的来历就有多个版本:

  • 朱元璋版本:相传朱元璋落难时,从老鼠洞里刨出各种杂粮,煮成了一锅香喷喷的粥。后来他当了皇帝,便将这天定为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也由此流传下来。

  • 岳飞版本:传说岳飞率军抗金时,百姓们送来了“千家粥”,帮助岳家军取得胜利。为了纪念岳飞,人们在腊月初八煮食杂粮粥。

除了喝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其他有趣的习俗。比如在青海,人们会“献冰”——将冰块背回家,放置在庄廓四角、马槽、猪圈等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02

小年:南北差异里的文化交融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北方和南方的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则多在腊月二十四。这种差异源于历史演变:

  • 宋代时,祀灶时间固定为腊月二十四。
  • 明代出现腊月二十三祀灶的现象,逐渐形成“北三南四”的差异。
  • 清代雍正时期,宫廷于腊月二十三祀灶,北方民间随之流行,而南方则沿袭古制。

祭灶仪式中,北方以糖瓜为主,希望灶王爷吃了后多说“甜言蜜语”。南方的祭品则更为丰富,如潮汕地区会准备饧糖、纸马纸鹤、灯芯草等多种祭品,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3

腊月里的其他习俗

腊月的习俗远不止腊八节和小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

  • 除尘:腊月二十四扫房,寓意“除陈布新”。
  •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祭祀玉帝,祈求平安。
  • 打牙祭:腊月二十六吃肉庆祝,改善生活。
  • 蒸面食:腊月二十八制作馒头、花卷等主食。
  • 上坟请祖:腊月二十九祭拜祖先,表达敬仰与思念。

这些习俗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04

腊月习俗里的文化传承

腊月的习俗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式,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比如,腊八节喝腊八粥,体现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健康的追求;小年祭灶,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的向往;除夕守岁,则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腊月的习俗,如同一部活生生的民俗百科全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腊月的习俗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之根。

腊月的习俗,如同一首悠扬的民谣,唱响了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幸福的向往,对未来的期待。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我们一起品味腊月的习俗,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