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酒食品安全隐患,你知道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酒食品安全隐患,你知道多少?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1
来源
1.
http://m.ce.cn/lv/gd/202501/13/t20250113_39264668.s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501/18/content_30052613.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5Q09U5Q00
4.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cn/2025-01-09/doc-ineekeaz7201566.shtml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005548881405519
6.
https://www.mot.gov.cn/2024zhengcejd/202411/t20241106_4159050.html
7.
http://ah.people.com.cn/n2/2024/0307/c227767-40768001.html
8.
https://scjgj.luan.gov.cn/zwzx/xqcz/5229199.html
9.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1-08/0911354589.html
10.
http://m.cnmjz.com/n/10958.html
11.
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5/01/14/030844438.shtml
01

开盖酒暗藏风险,白酒安全引关注

近期,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指出在网络短视频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大量开盖酒、光瓶拆分酒的销售视频存在消费安全风险。这些产品主要涉及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等知名品牌,商家以"原装真酒"为噱头,通过直播开盖、刮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专家指出,开盖酒和光瓶拆分酒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 质量无法保障:一旦开盖或拆掉外包装,产品和质量无法溯源,生产信息和标识标注信息也无法确认。
  • 食品安全隐患:开盖后酒体失去密封保护,容易受到空气、灰尘、微生物等污染源的侵袭,可能导致酒液变质,产生有害物质。
  • 假冒伪劣风险:个别不良商家可能假借开盖酒名义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侵犯消费者权益。
02

白酒主要安全隐患:甲醇、氰化物等有害物质

除了开盖酒这类新型风险,白酒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传统安全隐患:

  1. 甲醇超标:甲醇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果胶和木质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如果生产工艺控制不当,甲醇含量可能超标,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2. 氰化物风险:氰化物主要源于高粱等原料,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去除不彻底,残留的氰化物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

  3. 塑化剂问题:塑化剂可能来自生产设备、管道和包装材料,如果企业质量控制不严,塑化剂可能迁移到酒体中,影响人体健康。

  4. 违规使用酒精:一些小作坊可能违规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甚至添加香精香料,以降低成本,这都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03

多重防线守护白酒安全

面对这些安全隐患,国家和行业采取了多项措施:

  1. 加强监管排查: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排查甲醇、氰化物、塑化剂等指标,对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建立"一企一档"风险隐患清单。

  2. 严格检验检疫:出口白酒需经过严格检验检疫,关注甲醇等安全指标,确保符合进口国标准要求。

  3. 改进生产工艺:企业建立完善可追溯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改进生产工艺,严控有害物质。

  4. 提升质量控制:加强酿酒粮食原料源头把关,严控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04

消费者如何避坑?

面对白酒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应该: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通过网络视频平台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
  2. 注意检查包装完整性,避免购买已开盖或包装破损的产品。
  3. 对超低价产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原装真品"等说辞。
  4. 关注产品标签信息,选择有生产许可证和明确生产信息的产品。

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加强监管、改进工艺和消费者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守护这一传统饮品的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