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坦福研究:可穿戴技术助力心血管健康管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坦福研究:可穿戴技术助力心血管健康管理

引用
科学网
11
来源
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446472.html?mobile=1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2-23/doc-ineanqmh9050086.s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30900
4.
https://www.scm.tsinghua.edu.cn/info/1050/2519.htm
5.
https://www.laserfair.com/m/news/202410/28/87098.html
6.
https://www.swjtu.edu.cn/info/1191/32887.htm
7.
https://news.bioon.com/tags/%E6%99%BA%E8%83%BD%E5%8F%AF%E7%A9%BF%E6%88%B4%E5%8C%BB%E7%96%97%E8%AE%BE%E5%A4%87/
8.
http://www.news.cn/enterprise/20240123/14bb55f6d5a1432d8a268df90d2242e1/c.html
9.
https://www.medtecchina.com/newtechnology/11501/
10.
https://www.ccwb.cn/web/info/20240817110850WR8AZL.html
11.
https://www.mdweekly.com.cn/m/article/detail?id=52226

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可穿戴技术正在为心血管健康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这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综述指出,智能手表、皮肤表面贴片等可穿戴设备,能够连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血管问题。

智能设备监测心脏病,准确率高达89%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可以有效识别心力衰竭,准确率高达89%。研究团队在芬兰和美国的三家医院收集并分析了1003人的数据,其中包括217名确诊心衰患者和786名对照者。参与者只需将手机平放在胸骨位置2分钟,设备就能通过微机电传感器(MEMS)捕捉心脏运动信号,经过算法分析后得出诊断结果。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简单快捷,不需要额外硬件,仅需软件支持。而且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几乎人手一部,这为大规模推广创造了条件。不过,研究也指出一些局限性,如对照组未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可能存在无症状心衰患者,影响识别标准的建立。此外,心衰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可穿戴设备:医疗监测的新选择

与传统医疗设备相比,可穿戴设备具有独特优势:

  • 便携性:可穿戴设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佩戴,适合长期监测。
  • 实时监测:能够持续收集生理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舒适性:与人体接触良好,不影响日常生活。
  • 成本效益:相比传统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成本更低,易于普及。

然而,可穿戴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 数据隐私:大量健康数据的收集和传输需要严格的安全保障。
  • 普适性:目前很多模型缺乏普适性,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 准确性:虽然准确率较高,但还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医疗设备。

未来展望:远程医疗的新时代

随着传感技术和算法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有望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例如,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正在研发“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心血管机能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将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收集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理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

此外,可穿戴激光设备等新型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美国研究团队开发的可穿戴激光设备,能够无创监测脑血流量和容量变化,为中风风险评估提供新方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发的创可贴型穿戴薄膜水凝胶激光器,仅需两分钟就能通过汗液检测血糖等指标。

这些创新技术的出现,预示着远程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虽然目前这些技术还不能用于最终诊断,但它们为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了有力工具,有望彻底改变医疗保健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