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教育,这些要点家长一定要知道!
暑假安全教育,这些要点家长一定要知道!
暑假即将来临,孩子们将迎来一个长达两个月的假期。然而,暑假也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尤其是溺水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6月,就发生了多起令人痛心的溺水事件:
- 6月16日,湖南隆回县两名9岁孩童在水坑玩耍时意外溺亡
- 6月15日,湖南岳阳县一对亲兄弟(10岁和6岁)在水库溺亡
- 6月13日,济南一名17岁少年在湿地公园游玩时溺水身亡
- 6月10日,河北廊坊一名男孩落水,三名施救者中一人失联
- 6月10日,湖南怀化5名儿童相约游泳,其中一名10岁男孩失联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提醒我们,暑假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暑假安全教育重点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安全教育指南,暑假期间,家长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教育:
防溺水安全:牢记“六不”原则,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骑自行车,使用共享单车需在成人监督下进行,乘车系好安全带,不坐副驾驶座。
居家安全:教育孩子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保持通风。防火防盗,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不给陌生人开门。
网络安全: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住址等。防范网络诈骗,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随意转账,警惕网络陷阱。
外出活动安全:不去尚未开发的景点,选择正规旅行社并购买保险。了解急救知识,入住酒店时熟悉逃生通道。
家长经验分享
许多学校和家长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例如,有的学校实施“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
一位幼儿园教师分享了她的安全教育经验:“我们通过设计主题活动、模拟场景、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比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我们会设置模拟红绿灯和斑马线,让孩子们亲自体验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实用建议
加强监护: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孩子外出时,务必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一旦发现孩子想私自或结伴去野外水域玩耍,要及时制止。
有效看护:带孩子去水域游玩时,要专心、不间断、近距离看护。不要只顾自己玩手机或聊天,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
安全教育常态化: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通过讲故事、看视频、做游戏等方式,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身作则: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安全榜样。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谨慎对待网络信息等。
建立应急机制:与孩子一起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案,让孩子知道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安全无小事,预防胜于补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