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牡丹江唐代渤海国遗址,揭秘千年文明
探访牡丹江唐代渤海国遗址,揭秘千年文明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畔,隐藏着一处见证千年文明的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这处被誉为“东北小长安”的古城,不仅是中国唐代渤海国的都城,更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文明中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探寻渤海国的辉煌过往。
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史称“忽汗城”,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西南渤海镇。古城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最初是渤海国的都城。天宝十四年(755年),渤海国王都从中京显德府迁至上京龙泉府,从此这里成为渤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达160余年之久。
古城建筑在东京城盆地的冲积平原上,南近镜泊湖区,西与北为牡丹江畔,东为汇入牡丹江的马莲河。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城环套,坐北朝南,总面积16.4平方公里。
遗址探秘:仿唐建筑的东方瑰宝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仿唐长安城而建,展现了唐代建筑的恢宏气势。外城北垣长5.5公里,南垣长不足5公里,东、西两垣各长3.5公里多,全城周长为16.3公里,城垣残高平均2米左右。外城共设10门,南北各3,东西各2,外城内有5条大街,由内城正南门到外城正南门,有一条宽达88米的朱雀大街,把外城分成东西两区,这5条主要街道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市区街坊里巷。
内城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位于外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4.5多,仅部分城垣和禁苑遗迹保存较好。禁苑俗称“御花园”,在内城东垣以西,宫城东垣以东,周长约1.5公里,池塘遗迹面积近2万平方米,为一人工湖,池塘东西两侧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础石原址存放,附近多黄绿色釉瓦,亭榭原是八角形建筑。
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2.5公里多,是渤海王室居住和行使统治权力的地方,存有宫墙、宫殿址、石井(俗称八宝琉璃井)等,宫城城垣用玄武岩筑成,残高平均约3米左右。
考古发现:揭开千年文明的面纱
自19世纪末以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考古发掘。1871年,英国人首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将其介绍给西方世界。此后,日本学者白鸟库吉、三上次男等相继进行考察。1931年,东省特区文物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综合考察。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陆续开展大规模发掘工作,发现了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宫殿基址、石井等重要遗迹。
文化交融:渤海国与唐朝的密切往来
渤海国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据史料记载,渤海国曾多次向唐朝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和制度。渤海上京龙泉府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深受唐长安城的影响,体现了渤海国对唐朝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同时,渤海国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日本、朝鲜半岛等地进行贸易往来,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文明交流中心。
实用攻略:如何探访这座千年古城
门票信息:100元/人,6周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免票;6-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60-65岁老人可享受优惠票价。
开放时间:8:30-17:00,16:30停止入园。
交通指南:
- 从牡丹江火车站有直达景区的大巴,单程约25元,车程约2小时。
- 也可从牡丹江长途客运站乘坐至东京城镇的班车(约15元),再转乘至景区的区间车(约7元)。
最佳游览时间:建议6-9月前来,此时气温适中,瀑布壮观,湖面平静如镜。
游览路线:
- 从镜泊湖主景区北门进入,乘船游览百里长湖,观赏吊水楼瀑布等景点。
- 下船后可选择步行或乘坐观光车前往渤海国遗址。
- 建议预留1-2天时间,充分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
结语:文明的回响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不仅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站在古城墙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渤海国曾经的辉煌。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亲自来此一探究竟,相信这座千年古城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