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地震,解放军火速救援
西藏日喀则地震,解放军火速救援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当日15时,地震已造成95人遇难、130人受伤。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3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人口约6900人。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机关等多支力量迅速抵达震区展开救援。西部战区依案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联合组织指挥地面力量和空中力量前出勘察灾情,根据震区附近兵力、医疗、交通、天气等情况调派救援力量,同时编成前进指挥所赶赴现场。
空中力量率先勘察
9时许,西部战区空军派出一架无人机飞赴震中,第一时间回传现地情况。西藏军区先遣组从地面突进,抵达定日县长所乡了解灾情,西藏军区某旅派出2架直升机进行低空侦察。
11时许,武警西藏总队先头救援力量30人抵达震区,与驻地部队200余名官兵、民兵一起进行先期救援。目前,武警西藏总队已有408名官兵抵达灾区,西藏军区近千人投入灾区救援。
运-20首次高原救援
14时05分,战区前进指挥所已乘坐运-20赶赴灾区,组织指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展开联合救援行动。战区空军多架运输机、医疗机、直升机已准备就绪,西藏军区、武警西藏总队1000余名官兵做好增援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参与高原地震救援。定日机场海拔4000余米,冬季严寒、高原缺氧特点明显。西部战区空军指导部队认真研究环境,精细规划航线,加强装备检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直升机高原救援显身手
在高原环境下,直-8L和直-20等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直升机克服地形困难,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直-2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型通用直升机,具有良好的高原性能,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执行任务。直-8L则是一款大型运输直升机,具备较强的载重能力和续航能力,适合在高原地区执行救援任务。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不到10小时,受灾群众就吃上了热腾腾的四菜一汤,展示了强大的后勤供应能力。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已向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灾区调拨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为保障好高原高海拔地区少数民族特别是老人、儿童等特殊受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紧急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阿里集团、红十字会总会、爱德基金会、乡村发展基金会、壹基金、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等向灾区援助取暖炉、电热毯、帽子、围巾、手套、保暖衣、赈济家庭包、儿童温暖包、应急食品等13万余件救灾物资,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医疗救援全面展开
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立即进行部署,迅速了解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目前已紧急调派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重症医学、骨科和急诊科等专业专家赶赴地震灾区,并要求周边省份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做好救援准备,根据需要随时支援。
地震发生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伤员搜索等工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调派8辆医疗救援车辆和26名医务人员赶赴当地。灾区相关医院已开通伤员救治绿色通道,收治床位充足,伤员救援和医疗救治及公共卫生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基础设施保障有力
近年来,西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高效救援提供了坚实支撑。2018年6月的民航系统支援西藏机场建设发展工作会议上,确定新建山南隆子、日喀则定日和阿里普兰3个支线机场,并推进拉萨贡嘎机场第二跑道工程,总投资超过167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印发《西藏自治区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计划在西藏逐步建立由1个门户机场(即拉萨贡嘎)、5个支线机场、1个应急救援基地和多个新建通用机场组成的航空网,预计到2035年,西藏通用机场数量将达到59个。
同时,川藏铁路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川藏铁路总长1838公里,从成都到拉萨,2014年12月开工,目前成都到雅安段和拉萨到林芝段已建成通车,施工难度最大的雅安-林芝段长1011公里,穿越横断山脉北麓和青藏高原东部,目前仍在施工建设中,预计2030年全线建成通车。不过也有消息称雅林段可能会在2025年全线竣工,投入运营时间会比原计划提前数年。
这次救援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军队在灾害应对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彰显了“人民子弟兵”在关键时刻的可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