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临时用电新规实施,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建筑工地临时用电新规实施,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2025年1月1日起,《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T46-2024)正式实施,原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同时废止。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迈入新阶段。
新规范重点修订内容
新规范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变化包括:
配电系统:原“接地与防雷”章节更名为“配电系统”,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明确要求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方式。
剩余电流保护:新增“剩余电流保护”章节,强化对剩余电流保护的要求。规定每台设备必须配备专用开关箱,严禁两台及以上设备共用同一开关箱。
配电装置:原“配电箱及开关箱”章节更名为“配电装置”,优化相关条款。要求所有配电装置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维护。
钢索配线和起重机械供电:补充了钢索配线中对钢索截面、布设以及固定的规定,以及起重机械中塔式起重机供电电缆敷设及其固定的规定。
临时用电工程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档案要求,强调临时用电工程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计文件、验收记录、定期检查表等。
临时用电安全风险警示
近年来,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事故频发,教训惨痛。以下几起典型事故值得深思:
2023年10月,深圳某小区脚手架材料清理作业中发生触电事故,导致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原因为作业人员未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且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2023年9月,湖北某工地一名作业人员在检查配电柜时触电身亡,直接经济损失145万元。事故原因为作业人员无相关资质,违规冒险作业。
2023年8月,贵州某客运站改造项目发生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0万元。事故原因为临时用电线路接头处绝缘不良,作业人员未持电工证,未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实际操作要点
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现场勘测、负荷计算、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等。
配电箱设置:配电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进出线口应设置在箱体下底面。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
电缆线路敷设: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
安全防护措施: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严禁用同一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规范执行与管理
人员资质:从事临时用电作业的电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安全技术档案:临时用电工程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计文件、验收记录、定期检查表等。
定期检查: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每月一次,基层公司每季一次。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并做好记录。
应急处置:施工现场应制定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关系到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新规范的实施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指导。各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新规范,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预防和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