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汉戴圣教你如何打破“一成不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汉戴圣教你如何打破“一成不变”

引用
新华网
8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ce4af1131ab933847472ce9b82b44ee3
2.
https://s.zhangyue.com/read?bid=11611741&cid=7&anchorId=&rentId=100983&appId=748ab574
3.
https://www.996geek.com/article/thegrowthmindset
4.
https://peoples-law.org/zh-CN//node/258/printable/print
5.
https://m.ximalaya.com/ask/t6545734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1/21/10096_1135517715.shtml
7.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3767.htm
8.
https://peoples-law.org/zh-CN/child-custody-maryland

“一成不变”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学者戴圣编纂的《礼记·王制》,原指刑法制定后不可更改。然而,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这种固守陈规、不知变通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了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障碍。本文将从历史溯源、现实意义、解决方案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打破“一成不变”的思维束缚。

01

历史溯源:从《礼记》到现代社会

“一成不变”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原文是:“刑名从商,爵名从周,官名从宋,其馀皆从夏。”这里的“一成不变”指的是法律制度一旦确定就不再更改。在古代社会,这种稳定性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02

现实意义:固守陈规的局限性

在当今世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然而,“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却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了我们的创新能力。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03

打破固有思维:七种成长型思维模式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呢?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她的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出了“成长型思维”这一概念。她认为,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固定型思维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而成长型思维则相信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在不断变化。

基于成长型思维,英国Teach First联合创始人乔·欧文在《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七种具有成长意义的思维模式:

  1. 志存高远:设定远大目标,勇于追求梦想。
  2. 勇于行动:面对风险时能够镇定自若,积极应对。
  3. 坚韧不屈:从挫折中汲取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4. 积极乐观:将困难视为机遇,创造正能量。
  5. 承担责任:不把自己当作受害者,主动掌控命运。
  6. 善于合作:放弃个人英雄主义,通过团队协作实现目标。
  7. 不断成长:不固守过去的成功模式,持续学习新知识。
04

案例分析:制度变革的启示

理论总是抽象的,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如何打破“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以子女抚养费制度为例,自1990年以来,马里兰州制定了有效的子女抚养费指南,该指南提供了根据父母双方总收入的比例计算子女抚养费的公式。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上固定金额的模式,更加公平合理地反映了父母的实际经济状况。

这一变革体现了制度设计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固定的规则,也可以通过创新思维进行优化和改进。

05

结语:拥抱变化,持续成长

“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就像是一堵无形的墙,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只有打破这堵墙,我们才能拥抱变化,实现真正的成长。正如戴圣在《礼记》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提醒我们,只有不断革新,才能永葆生机。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成长型思维,用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