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欺凌高发期,家庭教育如何护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欺凌高发期,家庭教育如何护航?

引用
中国网
11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5/content_42769914.htm
2.
https://www.guancha.cn/DanOlweus/2024_05_23_735660.s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7093
4.
https://www.sohu.com/a/773994767_379440
5.
https://www.sohu.com/a/848511036_121956425
6.
http://m.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21_2111183948_wap.html
7.
http://jyj.jcgov.gov.cn/jydt/jyyw/202403/t20240320_1948985.shtml
8.
http://www.news.cn/20240327/1cf6e61e946b48df876a5a8982b4a890/c.html
9.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824/t_1149104.html
10.
https://www.gdwc.gov.cn/downpc/bmdh/jg/sf/gzdt/content/post_1930754.html
11.
https://www.dryiyang.com/what-parents-need-to-know-about-bullying-in-school/

“我女儿被同学打了,脸都肿了,可她之前一直说‘不小心撞门上了’。”这是湖南吉首一位父亲的痛心诉说。2024年3月,他的女儿王惠在学校遭遇了严重的校园欺凌,被打得耳膜穿孔,身体多处挫伤,甚至出现了中度抑郁症状。更令人揪心的是,这样的殴打并非偶然,而是多次发生,而孩子却一直选择沉默。

这起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3.5%)的未成年学生都曾遭受过校园欺凌。这些欺凌行为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家庭教育在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为孩子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呢?

01

帮助孩子认识欺凌,建立人际界限

预防欺凌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欺凌。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指出,欺凌和玩笑的区别在于语言或行为的发起者是否具有恶意。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人际交往界限,让他们学会区分正常的玩闹和恶意的欺凌行为。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任何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无论是身体上的侵犯,还是语言上的侮辱,都应该勇敢地说“不”。这种界限感的建立,不仅能帮助孩子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也能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02

关注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

每个孩子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都不尽相同。研究发现,性格内向、软弱、容易哭泣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因此,家长需要通过观察、交流以及家校沟通等方式,多方位了解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

对于那些在身体、性格、成绩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家长更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要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坚强”或“打回去”,而是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指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选择适合的应对方式。比如,教会他们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在必要时保护自己。

03

建立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被老师批评、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因此,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以安全倾诉的家庭氛围。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寻求父母的帮助。这就要求父母要建立与孩子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同时,家长也要多与老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04

培养孩子建立良性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缓冲。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不欺负弱小,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欺凌者和受害者往往都存在社交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冲突,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理解和接纳他人。

05

学会正确处理孩子的情绪反应

当孩子遭遇欺凌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愿上学、情绪低落、行为异常等症状。此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不要计较”,这可能会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自己的错。

相反,家长应该表达对孩子遭遇的同情和痛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和接纳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应对方式,比如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等。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挪威学者丹·奥维尤斯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典型的受欺凌者往往具有焦虑、缺乏安全感、自卑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过度保护或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都可能使孩子更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

同样,欺凌者的行为也与其家庭环境和心理特征紧密相连。研究发现,具有攻击性和支配欲的欺凌者,往往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犯罪和酗酒等行为问题。这表明,及早识别和干预欺凌行为,对预防未来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解决这一问题,而是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和保护孩子的责任。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教会他们正确的交往方式,我们可以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一些伤害,多一份自信和阳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