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徐娇怒怼二手烟,新控烟法规出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徐娇怒怼二手烟,新控烟法规出炉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5
来源
1.
https://news.cnr.cn/dj/20241228/t20241228_527023958.shtml?sign=ABZ0cnNfd2NtX3ByZXZpZXdfYWNjZXNzAAAH6AAAAAsAAAAcAAAACwAAADYAAAA3
2.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503021.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6655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04563
5.
https://www.sohu.com/a/842172807_121627717
6.
http://m.huanqiu.com/article/4KpKHmWCHk4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89125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5N2O00
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64838
10.
https://kab.sww.sh.gov.cn/xwzx/001001/20241216/5f1c74dd-e73d-4d92-92fa-03b42905e1ad.html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2/detail-inefuxsf7881105.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12.
http://www.news.cn/legal/20250101/6b509cc41c5d403cb92f7c968fdfd1d9/c.html
13.
http://www.cqlp.gov.cn/wsjkw/zwgk_29045/jkzg/202405/t20240522_13226858_wap.html
14.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122/9d057003d4f24d68859f4a6e1a253838/c.html
15.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4/12-11/10334447.shtml

近日,演员徐娇在长沙某餐厅劝阻一位男士吸烟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该男士不仅拒绝遵守劝阻,还抢走了徐娇的手机,并将烟头扔进了她的饭碗里。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共场所控烟的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控烟法规的关注和讨论。

事件经过与各方反应

12月26日,徐娇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在长沙一家餐厅遇到一位抽烟的男士,让服务员劝阻后仍放话“我把这支抽完”。徐娇亲自劝阻后,这位先生叫嚣“这里又没有贴禁烟标志”,在徐娇试图录下证据的时候,这位先生抢走她的手机,并直接把烟头扔在了她的饭碗里。

几分钟后,徐娇转发此条博文并补充:“警察来了,说长沙室内抽烟不违法,无法进行罚款。”徐娇还继续在评论区表示:“这位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我删除拍摄的内容,他就向我道歉,警察也对此提议表示肯定,但是我不删,也不需要或接受他的道歉。”

目前,徐娇的该条博文已不可见。对此,有网友表示:“公共场所室内禁烟不是全国统一的吗?”“不能让我们的健康给二手烟买单”“怀孕了,每次出去吃饭都有人抽烟,真的挺无语的”。

新控烟法规引发争议

就在徐娇事件引发热议的同时,新的控烟法规也即将实施。2025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24年12月)》正式实施。其中《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第一项删除了饭馆、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5处场所。受此影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范围也相应缩小,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此次调整的初衷是减少对餐饮企业重复发证,为企业松绑减负。事实上,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调整餐饮服务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决定》,当时就已明确提出要取消地方卫生部门对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4类公共场所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公共场所的调整与之相适配。

但这样的调整也引发了“副作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控烟的价值或许被低估了。” 北京市义派律所主任王振宇向界面新闻表示。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简称《管理条例》),此后进行了三次修订。在此基础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于2011年2月14日审议通过,其中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具体来说,《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但多位控烟界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实施细则》颁布后,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基本未得到执行。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垣向界面新闻表示,《实施细则》对于室内公共场所禁烟问题,缺乏明确的执法主体和罚则,更多是倡导意义。

王振宇则表示,对于饭馆等场所是否不再禁烟,还不能下定论。他说,“首先,相应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其次,除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之外,各地还有控烟方面立法,对餐饮区域等公共场所禁烟作出明确规定。”

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

面对控烟的挑战,一些城市已经走在了前列。以上海为例,2017年3月修订控烟条例实施全面无烟立法,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一些重点室外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同时明确处罚措施,并严格执法,这一举措为评估控烟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宝贵的机会。

研究主要采用双重差分法(DiD),是一种评估政策干预效果的经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利用上海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立法现状开展了准自然试验,通过比较上海市与其他对照组(如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在禁烟政策实施前后的吸烟率变化,来评估无烟立法的实际效果。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FPS),涵盖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健康等方面的信息,选取了2012、2014、2016和2018年四轮调查数据,追踪上海市无烟立法实施前后的吸烟行为变化。研究对象为18岁及以上成年人。研究还结合健康增益宏观经济模型,进一步预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烟立法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通过该模型,研究者将吸烟率变化与吸烟相关患病及死亡减少、医疗费用节省、人力资本提升等因素相结合,估算无烟立法在2017年到2035年间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关经济收益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

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在2017年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政策后,吸烟率下降2.2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前吸烟者数量减少约8.4%,表明无烟立法对上海市民的吸烟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无烟立法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群体的吸烟率下降幅度大于女性群体;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吸烟率降幅较大;未婚人群的吸烟率下降最为显著;年轻人群体的戒烟意愿也更强。这些结果表明,无烟立法对特定群体的影响更为显著,特别是在吸烟意识较强、社会支持度较高的人群中,无烟立法的效果更为突出。

此外,宏观经济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全国范围内实施类似上海的全面无烟立法,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加0.04%至0.07%,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健康效益提升、医疗费用节省以及人力资本提升。

控烟海报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自2010年生效实施以来,先后经两次修订,分别于2017年施行室内全面禁烟和于2022年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同时,全市持续加强控烟监管执法力度,公共场所控烟状况不断向好,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从2010年控烟立法前的37.5%下降至12.4%,市民对室内全面禁烟的支持率高达98.1%。成人吸烟率自控烟立法以来已下降7.7个百分点至19.2%,连续13年呈持续下降趋势,提前达到“健康中国 2030”目标。

上海全市持续深入推进“控烟行动三部曲”,即“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发布统一的控烟标识系统,包括禁烟标识和吸烟点标识及引导标识;推出国内首个室外吸烟点地方标准《室外吸烟点设置与管理要求》。上海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室外二手烟控制 推进无烟健康环境建设的通知》,对室外排队等候区等八类重点场所明确规范要求,加强“室外不随处吸烟”文明健康行为的倡导实践,进一步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无烟环境人人支持,健康城市共建共享。

控烟刻不容缓

二手烟的危害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烟草每年使8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约7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约12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疾病。在中国,二手烟暴露率高达46.4%,7.4亿人受到影响,其中1.8亿是儿童。

二手烟中含有4000多种有害物质,70多种与癌症有关的有毒物。与一手烟相比,吸二手烟等于吸入了3倍的焦油和油碱、5倍的一氧化碳、50倍的亚硝胺(强烈致癌物)、46倍的氨。并且二手烟的烟雾颗粒较小,更容易被吸入肺部。

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多种与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二手烟暴露会增加患慢阻肺、哮喘、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不吸烟者中,二手烟暴露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是无二手烟暴露者的1.23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控烟工作刻不容缓。我们期待更多城市能够借鉴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加强控烟立法和执法力度,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也呼吁每一位公民都能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共同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