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欺凌:青少年心理的隐形杀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欺凌:青少年心理的隐形杀手

引用
中国网
9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5/content_42769914.htm
2.
http://psy.china.com.cn/2024-03/27/content_42738493.htm
3.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2/detail-inefuhup8229211.d.html
4.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0c86be079c7f4a91874777438a9b5b77!!wm_id=9d18d133be02497084e5b9e5a71e6634
5.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53892
6.
https://www.yantai.gov.cn/art/2024/9/25/art_95441_3225554.html
7.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bfa4b00fe6ec426999dc3a95981c3636!!wm_id=20d0e5bd67e444839fafe61a71141081
8.
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822551.html
9.
https://edu.dg.gov.cn/jyzx/bsdt/content/post_4175786.html

夜幕下,泛着微微白光的角落里,12岁的初一女生王惠被多人连续扇耳光、脚踹。甚至,她被逼下跪。多人在现场围观,有人不停地吆喝,有人还不断发出笑声。不久,王惠的脸被打得通红,一遍遍抹着脸上的眼泪,却没有吭声。

这是王惠的父亲王磊发给记者的一段视频,时间是2024年3月,事发地位于湖南吉首市某中学校园内。这起校园欺凌事件并非个案,而是冰山一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这些欺凌行为不仅造成身体伤害,更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01

校园欺凌的心理阴影

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受害者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 抑郁和焦虑:长期的欺凌会导致受害者产生严重的抑郁情绪,甚至发展为抑郁症。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

  • 社交障碍:被欺凌的经历会损害青少年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变得孤僻、内向,害怕与他人交往。

  • 学习困难:欺凌带来的压力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表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逃学、厌学等行为。

  • 睡眠问题:受害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噩梦等睡眠障碍,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心理影响往往具有长期性。研究显示,即使欺凌行为停止,其对受害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可能持续终生。许多曾经的受害者在成年后仍然难以摆脱那段经历带来的阴影。

02

沉默的受害者

面对欺凌,为什么很多学生选择沉默?这背后有复杂的原因:

  • 恐惧报复:许多受害者担心报告欺凌后会遭到更严重的报复,因此选择忍耐。

  • 羞耻感:被欺凌者可能会感到羞耻,认为这是自己的“弱点”,不愿让他人知道。

  • 不信任:一些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处理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报告后问题也得不到有效解决。

  • 文化因素: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种“潜规则”: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向大人求助会被视为“告密”。

这种沉默不仅让欺凌行为得以持续,也阻碍了受害者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03

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应定期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欺凌危害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营造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

  •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 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

  • 家校合作: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时,及时介入,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对于严重的欺凌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欺凌的防治不仅仅是保护受害者,也需要关注施暴者。研究显示,欺凌者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甚至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因此,及早发现并纠正欺凌行为,对施暴者同样重要。

校园欺凌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威胁,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校园真正成为知识的殿堂、成长的乐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